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吴佩孚的“四不”是哪四不 吴佩孚有哪些轶事

吴佩孚的“四不”是哪四不 吴佩孚有哪些轶事

新之助 2016-01-08
\

吴佩孚
  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佩孚的“四不”
  吴佩孚人生的信条是:不好色、不纳妾、不嫖娼、不贪财。大量史实证明,吴佩孚一生是言行一致的。
  首先是不好色。吴佩孚年轻时写过:“率性而节欲,可庶几于圣贤;纵欲而灭性,则近于禽兽。”这道理说得简明、形象,吴想做个道德完善的真君子。吴佩孚三十开外才娶结发妻子李氏,后吴母坚持让他纳张佩兰为妾。李氏病故后,吴佩孚也不再娶。一德国女子对他一见钟情,写信表白,吴以一句“老妻尚在”拒人于千里之外。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吴佩孚一代枭雄,不为美女所动,与糟糠之妻厮守一生,可敬!
  其次是清廉。吴佩孚自比关羽、岳飞,对贪官污吏向来痛恨,虽出身农家,但一生不置产、不贪污、不索贿、不受贿,廉洁自律。吴佩孚一生衣食俭朴,吃面食、米饭,每餐只喝少许山东黄酒或绍兴酒。1924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钱昌照,曾记述与吴佩孚初次见面的情景:吴穿着布衣布鞋,白薯屑落了一身,招呼钱一起吃烤白薯,还大谈自己的做人哲学。
  1927年5月的一天,吴佩孚率卫队逃往四川,经河南邓县构林关,受到当地头面人物的热情款待。面对满桌酒肉,吴佩孚却说:“免了吧。战火连绵,百姓不得温饱,我们还要这么多菜干什么?”只留下4个小菜,其余全叫人撤下。本来定于第二天清早开拔,可地方士绅纷纷前来求字求诗,吴雅兴大发,欣然应允,即席撰写了多首诗。在赠给乡绅杨星如的诗中写:“天落泪时人落泪,歌声高处哭声高。世人漫道民生苦,苦害生民是尔曹。”毫不客气地谴责地主豪绅们的罪恶,令其难堪。谁也没有想到,舞文弄墨竟救了吴佩孚一命。当天上午,他的先头部队中了河南悍匪索金娃的埋伏,连秘书长张煌言也被乱枪击毙,他却因推迟出发而得以幸免。
  1932年10月,吴离开成都定居北京后,主要靠张学良的资助维持生计。后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被囚,吴佩孚靠伪京津卫戍司令齐燮元接济,挂了个有名无实的“顾问”,每月领“车马费”数千元。齐燮元原是他的部下,吴佩孚接受这一照顾,可作“袍泽之谊”解,但无卖国之嫌。
  再次,拒绝裙带。吴佩孚当权后,前来跑官的亲友络绎不绝。一次他亲写手谕:“天、孚、道、云、龙五世永不叙用。”这5个字都是蓬莱吴姓一系,一道手谕将自家亲戚攀附之路全堵死了。有个老同学为官名声不佳,来求吴为他在河南谋个官职。吴佩孚批条“豫民何辜”回绝,意思是河南老百姓有什么罪过,要你来害他们?手下有个老同事无能,不安于有职无权的闲差,便毛遂自荐,写下军令状,“愿为前驱,功成解甲,退居故里,植树造林,福泽桑梓”,吴佩孚批道:“且先种树。”
  不过,也有“例外”。吴佩孚刚当兵时是个勤务兵,一天送公文被巡警营幕僚郭绪栋赏识,被推荐到保定武备学堂做了士官生,自此有了事业的起点。飞黄腾达后,吴念念不忘知遇之恩。在洛阳大帅府,除接待曹锟使者外,所有中外宾客吴佩孚一律不亲自迎送,唯独对郭礼遇有加,始终不渝。郭有烟瘾,吴有禁令,但特下手谕:“只许郭公过瘾,不准僚属破戒。”郭生病,吴衣不解带亲自服侍。后来,郭想衣锦还乡,吴保举郭做山东盐运使,郭嫌官小,闹脾气,说:“难道我就不够当一任省长吗?”于是,吴又保荐郭做省长。郭继续“开价”:“我不做省长则已,要做就在山东本省露脸,这才光宗耀祖。”当吴大费周折为其谋到山东省省长之位时,郭已沉疴不起,不久即撒手人寰。吴佩孚亲撰挽联:“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弃下老母孤儿,有我完全负责任;义则为师,情则为友,嗣后军谋邦政,无君谁与共商量。”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军警逮捕了30多名所谓的“暴徒”,激起全国范围的抗议浪潮。几天后,远在南岳衡山的吴佩孚得知消息,这位被称为敢“言人所皆欲言,谏人所不敢谏”的小小师长,竟直接向大总统徐世昌发出通电:“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数日后,又致电南北双方将领,联名通电反对政府签约。电文大意是:决不许出卖国家的主权!不能让强敌将我山东家乡当肉吃!身为山东籍的军人,我愿和日本决一死战!
  1924年兵败后,有人建议吴佩孚逃入天津租界,他厉声斥之:“堂堂军官,托庇外人,有伤国体,乌可为者!”到了汉口,日本人探询他是否愿游日本,吴佩孚回答:“我连租界都不住,谈何去日本!”被奉系打败后的1925年,英美等国银行表示,愿意借款给吴佩孚支持他东山再起,并且不需要抵押,结果被他断然拒绝。此前在洛阳时,苏联要扶植他,他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1927年,被北伐军打败逃到四川后,日本第一遣外舰队司令荒城二郎派特务机关长与吴接触,表示日方可资助大量军火并助款百万,也被严词拒绝。吴给日本人的回答是: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用不着外人插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溥仪搞伪满洲国,他立即通电反对。他曾到北京怒责张学良:“为何不打?”张说:“实力不足,打不过。”吴说:“现在我来了,实力就足了!军人最大的实力,便是一个死字!”
  
       吴佩孚轶事
  吴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
  吴佩孚一直为自己是秀才而自豪,自称自己是“儒将风流”,每有空闲,便与李炳之和齐燮元等人吟诗弄句。事实上,吴的文采极差,更不会作诗,只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某次在阵地休息,吴对众人言:“英雄者,乃须文武出众。若文不能武则非英也,武不能文则非雄也。”完了让大家作诗,众参谋、副官便想破脑袋去作,但无一人能写超过百字的文章。
  张方严作了一首诗请吴佩孚指教,诗云:“吾辈青年,丁此时艰;厕身军界,同隶吴前;责任心重,名誉心胜;奋勉作事,永矢弗谖。”吴听后拍手赞道:“语言简练,文采飞扬,好诗,好诗!”张说:“大帅,我其实是瞎编的。”
  吴佩孚一辈子也没生个娃,老吴思娃心切,就把他哥的次子收为养子,人送外号“小吴公子”。小吴公子喜穿西服,行为怪异,老吴不甚喜欢。第一次直奉战争前,老吴召集军官开会,有部下建议让小吴公子也参加战斗,老吴声泪俱下地说:“这次我们要是打了败仗,我就以死谢诸君。可是我那个儿子,状如豚犬,又喜着洋装,简直就如一哈巴狗,不足述也!”
  吴佩孚流落天水县,曾有人问:“听说蒋介石邀你去南京共商国是?”吴鄙夷地说:“蒋介石?我才不跟此等混混同流合污。”数后年,蒋到北京,京城各界组织欢迎会,吴亦在邀请之列。有拍马屁的人特意将吴的座位安排到蒋的旁边,吴见蒋对其颇为卑谦,便说:“大家知道,我和蒋委员长素来是志同道合的……”
  某年,吴佩孚离开四川来北京时时,张学良在前门车站迎接。吴态度傲慢,一见张,就问:“小六子,你家老匹夫近来可好?”张忍着怒气说:“甚好甚好。”吃饭时,吴端坐正席,纵谈时局,目空一切,“只要我吴佩孚一出马,无论天下多难之事,必然马到成功!”
  直奉战争,直军驻守的山海关和秦皇岛相继失守后,张福来和靳云鹏狼狈逃往天津见吴佩孚。老吴气得大骂二人废物,并说:“你俩再回去抵挡一阵,再敢逃回来小心老子要了你们的狗命!”靳说:“行行,我先回去吃饭,吃了饭再去。”张说:“我也没问题,不过我得回去再抽口烟走。”老吴小胡子一撇,骂道:“你妹,就你们屎尿多!”
  孔祥熙任财政部长时,曾出五千元请吴佩孚作画,被吴拒。后来有个小年轻向吴求联,吴欣然提笔,写道:“回首可怜歌舞地,如今不似洛阳时。”老吴半生征战沙场,老来过得清淡寡人,这一联读来,实在是有些凄凉啊!
  冯玉祥任河南督军不足半年,就被吴佩孚欺负得不行。逼急了,老冯直接跑到曹锟那儿诉苦,抹着眼泪说:“吴玉帅太霸道了,把我压迫得都不知道怎么搞了,三爷,你可得为我主持公道啊!”曹锟淡定地说:“那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呀,上我身后待着吧!”于是,曹锟便给了冯玉祥一个陆军检阅使的虚名,把他调到北京南苑歇菜了。

关键词: 吴佩孚 军阀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