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梁启超的妻子是谁 为梁启超生下7个孩子的丫鬟是谁

梁启超的妻子是谁 为梁启超生下7个孩子的丫鬟是谁

新之助 2016-01-12
\

】梁启超
  梁启超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而他的家庭也一直备受推崇,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九个子女个个都是难得的才俊,更因为他的妻子也都相当贤惠,甚至连他妻子的陪嫁丫鬟也十分了不得。
  梁启超的妻子是谁
  尚书指婚传为佳话
  梁启超,广东新会县人。1891年梁启超19岁时与李蕙仙结婚,李比梁大4岁,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光绪十五年(1889),李端以内阁大学士衔典试广东。当时年仅17岁的梁启超参试,他的文章立意新颖畅达,受到李的赏识而中举。李端当即看上了这位才貌双全的小伙子,做主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梁启超为妻,婚礼在北京李家举行,由李端亲手操办。梁、李完婚后,始终恩爱如初,在学术界传为佳话。
  李蕙仙虽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家庭生活也较优裕。但她这宦门闺秀与寒素之家的梁启超结婚后,于第二年便随丈夫一起回到老家广东新会县茶坑村拜见翁姑。梁家是个贫苦家庭,祖父、父亲都靠教书维持生活,过着半耕半读的日子,只有几间房屋。尽管清贫,但梁启超的父亲还是把一间古书室布置成新房,让新婚夫妇暂住。
  南方炎热潮湿的天气,加上生活习惯的不同及语言不通,使李蕙仙在生活上有很大的困难,但她却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悦。她努力适应南方的生活环境,尽力操持家务。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当时梁启超只身亡命日本,李蕙仙带着女儿思顺避难澳门,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莲涧)也带着其他家属一起避居澳门。在当时极艰险困难的情况下,李蕙仙代替梁启超服侍老人,抚养幼女,使梁启超深为感动,在信中不断地表露出感激之情和敬佩之心。同年10月6日,梁又在一信中写道:“大人当此失意之时,烦恼定不知几多,近日何如?不至生病乎?吾今远在国外,侍奉之事,全托之于卿矣。卿明大义,必能设法慰解,以赎吾不孝之罪,吾惟有拜谢而已。卿我之患难交,非犹寻常眷属而已。”
  坚韧小妻挑起大梁
  王桂荃是梁启超的第二位夫人,四川人。王桂荃的身世很悲惨,4岁时不幸父亲猝死,继母虐待她,她从4岁到10岁被人转卖了四次做丫头。最后随李蕙仙来到梁家,那时她已十几岁,梁启超才给她起了个大名,叫桂荃。1903年,她18岁时在李蕙仙的主张下和梁启超结了婚。梁启超说,她“是我们家极重要的人物”。
  王桂荃虽出身贫苦,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但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和梁启超一起流亡到日本后,她接触到日本现代文明,接受了新思潮,开阔了眼界,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东京话。她既是李蕙仙的得力助手,又是她各项意图的忠实执行者,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并负责家务方面的对外联系。王桂荃负担着一大家人的饮食起居,用慈母的心照顾着孩子们。她每天督促孩子们做作业时,总是坐在一旁陪伴孩子们读书、写字,她也跟着读。就这样她学会了读书看报,学会了记账,以及写简单的信。她同样也很理解很支持梁启超的事业,为了使其专心工作,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使得家庭和睦安定。
  王桂荃的生活十分简朴,自己的吃穿都很节省,但对儿孙们和亲友却很大方,经常接济他们。1929年梁启超去世,没留多少遗产,儿女们大多还在读书,是她苦心把家维持下来,把儿女都培养成才。
  
     为梁启超生下7个孩子的陪嫁丫鬟:撑起梁家半边天
  作为晚清政治名流、著名学者,梁启超和谭嗣同一起创办“一夫一妻世界会”。然而,此前他却与妻子的陪嫁丫鬟圆了房。可怜的丫鬟,连小妾的名分都没法得到,但她无怨无尤,在为他生下七个孩子后,她仍然不曾向他索取名分。
  六岁时,她作为陪嫁,跟随时任京兆公李朝威的掌上明珠李惠仙嫁到梁家。风华正茂、才气纵横的梁启超嫌她的名字王来喜太恶俗,随口改成王桂荃。她聪明勤快,识大体,深得主人欢心。18岁时,在女主人李惠仙的主张下,她和梁启超圆了房。但梁启超是晚清政治名流、著名学者,当年,他和谭嗣同一起创办“一夫一妻世界会”,他不能食言,因此,连小妾的名分,他都无法给她。但她无怨无尤,在为他生下七个孩子后,她仍然不曾向他索取名分。
  梁启超温和儒雅,才华横溢,在她心里,无异于仰止的高山。她爱他,为他生儿育女,就是莫大的幸福。在家中,她不辞辛劳,侍奉他的双亲,照顾他和他的妻儿。梁启超偶尔会教她读书识字。她冰雪聪明,很快就能看书读报,甚至写信。戊戌政变失败后,朝廷大肆捉拿维新党,梁启超东逃日本。她也跟随他一家人到日本避难,聪慧如她,很快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东京话,凡对外联络,大都由她操办。梁启超流亡海外十四年,主要靠卖文维生,生活清苦。李惠仙是千金小姐,体弱多病,家中大小事务,便全都由她操持掌管,她把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安排得妥妥帖帖。
  有一年,李惠仙生的孩子染上了白喉,她守护在医院里,衣不解带,孩子终于转危为安。而其实她的亲生女儿也正因白喉挣扎在死亡线上,她分身乏术,女儿因护理不周夭折了,她很伤心,偷偷地躲在卫生间里边洗衣服边痛哭。正是有她这样卑微的爱,梁启超在晚清政坛,大展拳脚,改建进步党,出任司法总长。他毅然拒绝袁世凯20万元银票的封笔费,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讨伐袁世凯称帝,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李惠仙因乳腺癌去世,梁启超悲痛万分。王桂荃百般劝慰,精心照料,可是,5年后的深秋,他仍撒手人寰。临终前,他拉住她的手说:“对不起,让你受苦了,孩子们就拜托你了。”她的泪夺眶而出,却坚定地说:“先生放心,孩子们有我呢!”梁启超没留下多少遗产,却留给她九个尚未成年的儿女,最小的只有四岁半。她成了梁家的顶梁柱。她称一大群孩子是她可爱的宝贝。她千方百计让孩子多读书,孩子做了错事或不认真读书,她总是用温和朴素的话教育他们。多年后,子女们回忆起她,都说一辈子也忘不了她的话:“成龙上天,成蛇钻草,你们看哪样好?不怕笨,就怕懒。看你爹很有学问,还不停地读书。”子女们不顾梁启超的忌讳,称呼李惠仙为“妈”,却发自内心称呼她为“娘”。
  她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和考验,她的勤奋坚忍潜移默化在孩子们身上,也成就了这九个子女的人生,他们成年后皆为才俊,其中梁思成等三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小儿子梁思礼高中毕业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已举步维艰。但是她仍竭尽所能为他争取到赴美国留学的机会,变卖仅剩的一点家产,又不惜放下自尊向老友借贷,凑足400美元作为去美国的路费和开销。新中国刚成立,小儿子匆匆回国,白发苍苍的她亲自到天津码头迎接,因为没有确切归期,她在寒风凛冽的码头整整守候了半个月。
  “文革”期间,作为“保皇党的老婆”,家被抄尽,她与孩子们四散分离,风烛残年的她被遣送回乡下,在一间阴暗破旧的牛棚里,孤零零地走完85年的人生。好心的乡亲们偷偷找了一张破草席,把她埋在山坡上。“文革”结束,她的儿女们找来,只能顺着乡亲所指,在平地上,于想象中,在她杂草丛生的坟前哀哭。
  在北京香山漫山成片的红叶林,梁启超和妻子李惠仙的合葬墓旁,儿女们为她立了一块卧碑,碑后植一株白皮松,碑上刻有她的名字——王桂荃。

关键词: 梁启超 维新派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