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毛泽东主席的文采为何好? 毛泽东独特的文笔特色

毛泽东主席的文采为何好? 毛泽东独特的文笔特色

彼岸花开 2016-07-18
范德萨

毛主席写作
  毛泽东主席的文笔是公认的好,毛主席写文章,立意高远,豪放大气,文采飞扬,形成了独特的格。胡耀邦由衷敬佩、高度评价毛泽东写的文章,说:文章还是毛泽东他老人家的好,你看《论持久战》《实践论》写得多么好呀!又深刻,又生动,简直增减一个字都不行。
  少年练就好文笔
  毛泽东成为文章大家,决非一日之功,他早在少年之时,就已经练就一手好文笔。
  毛泽东幼年读私塾时,还谈不上写文章,他对写作发生兴趣,当是1904年秋季,是时,他已经在关公桥私塾学了半年,老师是周少希。周少希喜欢写作,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毛泽东师从他读书,开始对写作感兴趣。1906年秋天,毛泽东又到井湾里念私塾,老师叫毛宇居,是毛泽东的毛姓同辈人,比毛泽东大12岁。他不仅写的一笔好字,还做得一手好文章,在他的教学下,毛泽东对写作更加关注,但那时他的写作限于先生留的课业范围,还谈不上自己立意并写出系统的文章。
  早在少年时代他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只不过这些文章没有留下来,而《商鞅徙木立信论》则在后来被发现原文原稿,人们便认为毛泽东写得好文章的标志从这篇文章始罢了。
  从文笔老到到文字激扬
  再讲《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是毛泽东写于1912年的一篇文章,写作时间在符定一先生面考青年毛泽东不久的当年6月,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举行的一次作文比赛中写的。这篇文章在作文比赛中得了满分,并夺得头名。这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文稿,原件现藏中央档案馆。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青年毛泽东的文笔,已经相当老到。当年以写文章见长的国文教员、晚清秀才、毛泽东的班主任柳潜看到这篇文章时,击节赞赏,给予很高评价。他写下的评语是:“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毛泽东的文章仅500字,柳潜的眉批和总评就有150字,可见他对这篇文章欣赏的程度。最后,全部获奖作文报到校长符定一那里审定,符校长不仅同意阅卷老师柳先生等人的意见,而且特地在毛泽东这篇作文的首页上批了“传观”两个朱红大字。柳先生还极力向同仁推荐此文。同事们也一致认为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完全赞同柳先生的高度评价。毛泽东的文章能够得到这些当年写文章高手的先生们如此评价,说明毛泽东写文章的文笔已经相当成熟,由此反过来想:当年湖南的一些饱学之士对毛泽东写文章,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青年毛泽东老到,触及时政,言之有物的写文章笔法,既有此前他读书、写作的积累,又受到湖南一师众先生的影响,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当毛泽东走出校门,开始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特别是他信仰马克思主义后,他的文笔有了很大改变———从文笔老到变得文字激扬。随之,他运用白话文多了,但也不是不用古语古文。他的文笔,明显变为文字激扬,大气磅礴。他写于1917年的一篇题目为《奋斗自勉》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意思是与天共同奋斗,与地共同奋斗,与人共同奋斗,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天和人共同前进,才能体会到奋斗的真意和无穷快乐! 这段文字的哲理是何等深刻,气势又是何等磅礴!
  毛泽东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字激扬加析理深刻的特点,后来成了他写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后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毛泽东的写作,在已经奠定的基础上,又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发展,写下许多文章。这些文章,有论理的,有述事的,有新闻稿,有报告稿,还有公文、评论等等。这些文章,体裁不同,但都体现了毛泽东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毛泽东特有的文章风格。
  立意高远
  毛泽东从不随意动笔写文章。他写文章,都是为了分析和解答现实重大问题,并且,他的分析和回答,都是胸怀全局,登高望远,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大处落笔。可以说,毛泽东写的文章,是“管大用”的。这一点常常被谈论毛泽东写作风格的人所忽略。
  我们看毛泽东带领红军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四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四篇文章,所回答的,都是重大问题。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毛泽东纵览当时中国政治全局,对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再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论到湘赣边界的割据,进而谈到湘赣边界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最后论到经济问题和军事根据地等问题。此文从大处着眼,层层分析,步步解答,最终得出了红军能够在中国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在逐步分析中阐述了这种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重大意义。这篇文章中,没有任何标语口号式语句,字里行间所体现的,是一种沉着冷静风格,是一种述事析理文风,但它的立意则极高,涉及并加以回答的,是当时中国革命所遇到的重大问题。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了不少文章,立意同样高远,同样是为了解决大问题的从1941年5月到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为延安整风运动撰写了三篇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他写这三篇文章,目的是为了清算曾经统治共产党并且后来在党内许多同志中一直存在的错误思想及其形成的不良作风,立意同样高远。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写的文章同样立意高远。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为探索中国独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写的,为了回答这样重大的问题,毛泽东没有轻易动笔,写前,他找许多部门的领导干部谈话,进行调查研究,又借鉴苏联经验,进行反复思考,最后才写下这篇文章。1957年2月,毛泽东写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毛泽东写这篇文章,同样是为了探索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中国当时存在的重大问题,立意是高远的。在这篇文章中他又提出向苏联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在文章中,毛泽东从分析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入手,进而对肃反问题、农业合作化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解答,不仅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的典范,也在解决中国当时面临重大问题上“管大用”。
  毛泽东从不写“无病呻吟”的文章,从不写拘泥小事的文章。他写文章,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因此,他的文章才能够立意高远。立意高远,是毛泽东写文章最根本的特点,是他最重要的写作风格。立意高远,不仅使他的文章“管大用”,而且是他的文章恢弘致远、大气磅礴的基础。
  独特的文笔特色
  据蒋介石身边人员回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广播电台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评战犯求和》《别了,司徒雷登》等文章时,虽然没有署名毛泽东,但蒋介石从收音机里一听到这些文章,就断定是毛泽东所写。同样,在20世纪50年代炮击金门之战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虽然是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的,但蒋介石从收音机里一听到,就知道是出自毛泽东的手笔。毛泽东写的文章,有自己的文笔特色,由此可见一斑。
  毛泽东写作文章,在他立意高远这个最重要的写作风格基础上,形成的文笔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大气磅礴”、“论理透彻”、“生动活泼”三句话。
  有人说,毛泽东的文章:“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这个话客观地反映了毛泽东文章的大气磅礴。
  论理透彻,是毛泽东的文章风格之一。他的文章,分析问题总是层层深入,说理明白,引人爱读,让人信服。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等理论文章中,我们都能看到他分析清晰,论理透彻。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闪耀着光辉,首先是其理论的力量,而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力量,就体现在他文章论理透彻之中。理论的力量加上文采的魅力,使毛泽东成为古今中外真正的文章大家。
  生动活泼,是毛泽东又一个重要文笔特色。毛泽东的文章妙语连珠,故事叠现,用典精辟,比喻恰当,讽刺深刻,举例鲜活。
  善于使用讽刺文字是使毛泽东文章增色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对于党内不良倾向的讽刺,不同于对敌人的讽刺,他的道理是:“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
  恰当的比喻,使毛泽东文章十分生动。他曾把长征比喻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一直到老年,毛泽东写文章,以及在讲话基础上形成文稿,都保持善于比喻的特点。
  毛泽东的文章所以生动活泼,旁征博引,善于用典是一个重要因素。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他在写文章时,善于随时自然地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文章中去说理论事,使他的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
  生动活泼,轻松有趣的文笔,使毛泽东文章的阅读者,总能感觉到一种清新之气。
关键词: 毛泽东 文笔 特色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