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老子《道德经》的精髓所在 老子如何成为道教始祖

老子《道德经》的精髓所在 老子如何成为道教始祖

彼岸花开 2016-07-27
擦拭的

老子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儒家文化影响深重,然而和儒家不分上下的还有道家,道家所阐述的思想和宣扬的理论同样具有厚重的历史含义,为中国哲学思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动力。
  老子《道德经》的精髓所在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
  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
  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老子如何成为道教始祖
  东汉末年,张陵创立“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张角创立“太平道”。他们都尊奉老子为祖师爷,其著作号为《道德真经》,视若天书,敬为神明。并记录传播说“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怀七十二岁,于陈国涡水李树下,剖左腋而生。指李树曰‘此为我姓’。生而白首,故号老子。
  事实上,老子的哲学论著里,的确有很多可供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加以利用的内容,如《道德经》里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同时,老子“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德篇》)的平民主义思想,适应了前期道教的平均主义要求,因而成了创教人号召信徒,赢得群众的一面旗帜。尽管他的道家之道与方士们道教之道并不是一回事。
  在老子的传说中,最有意思的是佛道之争,还有把儒家的孔子也牵扯在内的故事。实际上,道佛儒三教之间,既有斗争,也有融合,三教并存至今各有千秋。在唐朝,皇帝李渊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潢龙种,不但认老子为祖宗,武德三年(620年)还在晋州羊角山立庙致祭。高宗李治对老子更感兴趣,乾封二年(667年)迫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降旨在全国各地建玄元皇帝庙,并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像陪祀。杜甫有《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云:“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老子当然之威仪煊赫,由此可以想见。
  到了宋代,尊奉道教,是以真宗、徽宗为盛。赵宋王朝敬赵玄朗为道教祖师爷,改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以避赵玄朗之讳。元朝开国之初,也崇尚道教,遗憾的是自长春子丘处机死后,道教即开始走向衰落。元世祖忽必烈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皈依了佛教,公元1281年,旨谕全国:“除老子《道德经》外,道教文字尽宜焚去。”道教从此一蹶不振,而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却幸存下来,至今在儒佛道典藉中,仍占据着三分天下。
  至于今人争老子故里(一说在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还有一说在今安徽毫州市涡阳县城西北。),本人没有考证过,在此就不敢妄言了。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