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汉武帝和窦太后的关系如何 窦漪房独到的政治远见

汉武帝和窦太后的关系如何 窦漪房独到的政治远见

浅草 2016-08-29
\

 
  曾经有这样一个女人,她影响了整整三代帝王;同样是这个女人,伴随皇室度过了两场叛乱,并保住了政权;还是这个女人,或者说是因为她的喜好,或者说是因为她的卓识,政府推行了“修养生息”的政策,奠定了一个王朝雄及一时的基础。这个女人,就是西汉窦太后窦漪房。
  一部《美人心计》将窦太后的一生传奇带到眼前。窦太后从出生贫寒宫女一步步走上辉煌的太后之路,后人称其杰出的女性政治家。电视剧是这样放送,那么真实的历史上又是怎么来评价窦太后,窦太后和汉武帝之间的斗争有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让历史上的今天小编一起来说一说窦太后和汉武帝刘彻间的故事。
  窦太后简介
  窦太后漪房是汉文帝的妻子,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而这三代帝王正是汉朝历史乐章上的三个重音。然而,这三代帝王,却无一不被窦太后深刻影响着。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在历史上所留下的,依然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背影,这个模糊不清的背影,还要从她的名字说起。窦漪房,在历史的记载中一直名讳不详,传说名字有:漪、猗房、漪房三个,而《史记》和《汉书》中都没有确切记载。直到唐代,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里才称:“皇甫谧云名猗房。”但这个“猗”都不是现今所为人知晓的那个“三点水”的“漪”,而皇甫谧却也不是窦太后同时期的人,他生于东汉末年,与窦太后所处的时代,差了差不多四百年。也正是从唐朝的《史记索隐》开始,窦太后才在史书中有了一个确切的名讳。
  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西历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
  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十二岁的代王刘恒喜欢,先与其生长女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窦漪房拥有独到的政治远见
  窦漪房出身贫民之家,后来的诸种行事未免有霸道的嫌疑,但在治理国家的政策上,却也有独到之处。窦漪房对政治统治的经验,或许来源于她曾经经历过的贫穷生活,知道老百姓要什么。她相当强调节约,生活并不奢华,《汉书文帝纪》中就记载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在个人的政治思想上,窦漪房也一直偏爱黄老之术,于是 景帝及窦氏兄弟也不得不读《老子》而尊黄老之术。黄老之术的核心部分,就是“无为而治”。对于汉初刚刚经历了秦朝严苛剥削,以及秦末农民战争的社会而言,这种“无为而治”恰恰是最利于民间生产力恢复的。到了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已经空前强大,具备了和北方匈奴政权相抗衡的实力,但此时,窦太后做出了一个判断:如果这一时刻开战,不但无法取得胜利,反而可能将文景以来积累下来的成果毁于一旦。
  有大臣不解,窦漪房接着进行了分析:此时的汉朝,虽然国力大增,但成果根基尚浅,很容易被大规模战争所动摇,而且当时的军队也有所懈怠,训练和将领的选拔有所松弛;况且此时匈奴其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北击匈奴,需要强大的骑兵部队,但此时的西汉养马业却甚为松弛,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西汉尚未和西域取得联系,一旦发兵必然是孤军深入,而且对于匈奴内部的情报掌握也不稳定,综合这些因素,尽管汉朝已经非常强悍,但是仍旧处于无法剿灭匈奴的阶段上。
  汉武帝几次要求出兵,也均遭否决,直到后来张謇出使西域,掌握了匈奴的具体情况,这才一举发兵,将匈奴远远驱逐,成就了后世基业,由此看来,窦漪房也确有政治远见。无怪乎会在几代帝王之中,拥有这样大的影响力了。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太皇太后窦漪房在宫中病逝,死时年约71岁。她去世后,与汉文帝合葬霸陵。这个出身贫家的女子,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也铸就了汉朝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在汉武帝初期,很显然窦太后对其汉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其历史上均有记载,从一个平民最后成为汉朝一段传奇,窦太后一生充满动荡。窦太后的霸道也让汉武帝刘彻吃尽苦头,所以在窦太后死后,刘彻就将窦太后人马替换,开启一个新的大汉王朝。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