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粟裕为什么不举办追悼会 粟裕骨灰撒向何处?

粟裕为什么不举办追悼会 粟裕骨灰撒向何处?

彼岸花开 2016-11-14
粟裕骨灰

粟裕骨灰撒向处之一
  1984年2月5日,粟裕大将病逝于北京。根据粟裕将军的遗愿,不举办追悼会,且将骨灰撒向他战斗过的地方,中央遵照了他的遗愿。
  他的夫人楚青向党中央、中顾委和中央军委转达了粟裕的遗愿:
  “我在革命战争年代,身经百战,和我共同参加战斗的同志中,牺牲的同志有数十万,可我还活着,看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死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八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粟裕为什么提出这个遗愿,又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
  这与他第三次来到一个叫做谭家桥的地方有关。
  谭家桥在安徽黄山东麓,1934年12月,粟裕为参谋长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损失巨大。
  1933年7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斗节节失利,面对严峻的军事形势,中革军委调回东线作战的红七军团,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和参谋长粟裕率领,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动,威胁国民党统治的腹地,以吸引和调动敌人,配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先后转战于闽中、闽东、闽北、浙西、浙皖边和皖赣边,11月4日,与方志敏的红十军合编为十军团,随后粟裕调任军团参谋长。
  12月10日,红十军团部两个师在安徽黄山南大门汤口会师,军威大振。蒋介石闻讯,急忙委任浙江省保安处处长俞济时为总指挥,编组追剿队,率领11个团专事“追剿”,企图以南北夹击,将方志敏部红军围歼于黄山地区。
  12月中旬,红军先遣队翻越黄山,到达谭家桥地区。
  谭家桥地处要道,村庄较大,约有千户人家。村东西两面皆高山,中间是平坦的山谷和由南而北的麻川河,森林茂密,地势险要。这时敌军已经分三路尾追而来。方志敏决定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公路两侧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争取歼灭该敌大部。14日凌晨1时,先遣队各部进入阵地。
  6时,敌俞济时部从汤口出动,向谭家桥方向进逼。
  谁知当敌前卫部队进抵距谭家桥约3公里处,红军一新战士不慎走火,敌军立即停止前进,迅速以1个营占领乌泥关东南一带高地,其余在公路两侧展开,并将情况飞报旅部。红军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猛烈进攻,敌军陷入混乱,团长、团副均被打伤。但由于开火过早,红军对敌未形成完全包围态势,加之战斗中未按计划将19师主力配置在石门岗以北,而摆到石门岗以南的乌泥关一带,地处悬崖峭壁,兵力展不开,未能迅速分割敌军,战场形势逐渐转为不利。
  俞济时得悉前卫遭伏击,急令主力夺去制高点,同时,集中迫击炮、机关枪火力,向战斗力较弱的红20师发起猛攻。红20师将士奋勇反击,但因新战士多,不善于正规作战,阵地最终被敌冲垮。红军接连向敌人发起4次冲锋。枪械弹药不足,只好端起长枪刺刀,抡着大刀,与敌短兵相接,终因敌众我寡,阵地未能夺回。
  战斗持续到下午5时。先遣队连续血战8个多小时,伤亡近1000人,尤其是干部伤亡大,团长黄英特当场牺牲。战况紧急时,军团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先后指挥部队反击,先后负伤,乐少华胸部重伤,刘英、粟裕各伤一只手;军团长寻淮洲在带队夺取石门岗制高点时腹部受了重伤,后在转移泾县茂林途中牺牲,年仅22岁。
  为保存实力,红军不得不趁夜北撤。敌人虽预料红军掩护撤退,但害怕夜间遭伏击,未敢追击。至15日拂晓前,先遣队全部撤出谭家桥地区。
  谭家桥战斗后,敌军近20个团的兵力蜂拥而来,妄图一举消灭先遣队。
  为了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先遣队转战于皖南和皖浙赣边的泾县、太平、青阳、石埭等地,进行大小战斗10余次,多为消耗战,处境日趋险恶。1935年1月下旬,先遣队在赣东北怀玉山地区再次陷入敌军重围。除刘英、粟裕等率800多人突围,组建挺进师,挺进浙江境内,李步新(先遣队干部团成员)、熊刚(侦察营营长)等近1000名指战员被先期留在皖南,开展游击战争外,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方志敏、刘畴西等也相继被俘。8月6日,方志敏、刘畴西在南昌英勇就义。
  谭家桥战斗,是先遣队重新组建后全部转向外线的第一战。先遣队最终失败,与这次战斗失利有直接关系。40多年后,粟裕回顾这段历史时,认为军团首长的决心和作战部署是正确的,战斗失利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上“是敌人力量的暂时强大”,先遣队不过数千人,而围追堵截的敌军却有数万人;主观上是战场指挥失误,主要是地形选择和兵力配置不当,如将组建不久、战斗力较弱的红20师部署在战场正面,经受不住敌人强攻;而战斗力较强的红19师被摆在悬崖峭壁一带,兵力难以迅速展开。
  尽管如此,谭家桥战斗,让粟裕终生难忘。那一场惨烈异常的战斗,让征战四方的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到谭家桥,凭吊牺牲的先烈们。
  1978年5月,在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刘奎的陪同下,时任中央军委常委、已届古稀之年的粟裕第三次来到谭家桥。他下车走到谭家桥白亭木竹检查站时,默默地坐在左侧山涧畔的一块巨石上,凝望着东南面被晚霞染红的石门岗,久久不愿离开。
  临别时,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死后,将和战死在这里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回京后,他对夫人楚青口授了这份希望把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八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的遗嘱。
  在粟裕的生命之火熄灭之际,党中央决定尊重他的意愿。
  1984年4月28日,大雨滂沱。上午10时左右,在中央军委、南京军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粟裕次子粟寒生的护送下,粟裕的部分骨灰被葬在距白亭木竹检查站约100米的后山坡上。没有举行仪式,没有宣读悼词,只是挖了个小墓穴,放上骨灰盖上泥土,再栽上几棵黄山松、几株翠柏。
  1986年春,黄山区人民政府在此竖起了“粟裕将军骨灰墓”墓碑。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