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
曾国藩为我国的复兴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因为一次大屠杀,曾国藩成了备受争议的政治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什么会造成如此转变,曾国藩在当年又究竟做了什么?
曾国藩屠杀
1864年南京沦陷,湘军进入南京后,所展现的的确是一副土匪的模样,丑恶的嘴脸尽显无遗,不知道此时的曾国藩是怎么认为的,在看到自己用礼盒仁德教育出来的保家卫国的战士,为什么开始屠杀其自己守护的东西了。据说当时的湘军进城后就和饿狼看到肉一般,看到人就杀,看到房子就放火烧,百姓的钱财被掠夺,城中女子也惨遭蹂躏。南京城血流成河,霎时间尸横遍野。
这一次的屠城,是南京遭受的最大的创伤,灾难过后,城中连一颗树木也不剩。那一年,全中国人口骤减一亿多,除了饥荒瘟疫害死的三千多万,有五千万普通百姓是死于湘军的大屠杀。不禁让人可悲的联想到,将屠杀百姓视作功劳的,原来不止那东亚的小岛国,我们似乎是开了个先例,人家只是照搬照抄罢了。然而关于这次惨无人道的屠杀,曾国藩却没有作过多解释,他纵容这样的屠戮行为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更是全南京城受难的五千万百姓所不能接受的。为了延缓晚清腐败政府的苟延残喘,打着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光荣旗号,却干着屠杀自己子民的勾当。这样的官能叫好官吗。
曾国藩杀了多少人
腐朽的清政府卖国求荣,对人民剥削压迫,百姓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哪有多余的钱来上缴国库,偿还你清政府无能欠下的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并占领南京还改名为天京,对抗清政府。
曾国藩为了抗压太平天国,在自己老家拉帮结派,办了一支小分队,湘军。表面上看湘军是在受训练的正规军,其实曾国藩暗地里也干着不好的事。有百姓来抗议,曾国藩抓到就是杀,连问也不问。“曾剃头”这个外号就是当地人对曾国藩的称呼,说是他杀人就像剃头一样快、狠。
1858年,湘军攻下九江城,在江西省内屠杀太平军将士和家属两万多人,1862年,湘军又攻下宁国府(在安徽省),进城以后马上开始了大屠杀。过了两个月,城内城外的尸体还没有人收埋。
“曾剃头”这个外号不是白叫的,曾国藩除了杀害太平军,还把屠刀指向了平常百姓。在湘军攻入南京城后,曾国藩更是对城中百姓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城。手下士兵按家按户的搜查,看到财务就抢,看到活人就杀,南京城里血流成河,尸体把秦淮河都堵住了,河水被染成了红色。
湘军一进城就放火,冲到哪里烧到哪里,傍晚时分城中已是一片火海,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更有无数百姓死于屠刀之下。
至此,天京城已成为废墟,到处是断壁残垣,宛如一座空城,百姓不要说家破人亡,想必应是来世相见罢了。
曾国藩的功与过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经历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而且可以说正是有了曾国藩等一大批人的救国之心,清王朝才能苟延残喘,才能不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虽然曾国藩对清王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却也备受争议,当然作为历史人物,我们不肯能完全了解他们,对于究竟是好是坏,相信也不应该有我们来定夺,这里只是客观公正的从曾国藩的功和过来诠释他的一生。
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成立的湘军纪律严明,军队素质极高,以至于打仗的时候势如破竹,前方战线也是捷报频频,这和他优秀的用兵用人之法密切相关,士兵们大多受曾国藩影响,在树立自信心上,强化军队实力上,战术战略上都是一个质的提高,这和曾国藩出色的带兵能力有关。
打败了太平天国,避免了中国历史倒退到神权政治的黑暗时代,他和湘军为实现中国重新统一,恢复发展生产力做出了保障。
然而有人认为湘军对太平天国士兵的残忍杀害,和对南京城惨无人道的屠杀,都是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试想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怎么有资格统领政治,掌握政权。
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和
李鸿章率先提出洋务运动的思想,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军事工厂,这成为我国自强的开端,也为日后抗击外国侵略者提供了装备的保障。
但是在处理天津教会事件的时候,
曾国藩明显偏袒英法列强的举动,被很多人视为卖国,这一事件的结束,也暗示曾国藩的政治生涯。
曾国藩虽有一定的过失,但是他的历史地位在近代中国无人可及,他对清王朝做出的贡献也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