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朱湘为什么自杀 如何评价朱湘

朱湘为什么自杀 如何评价朱湘

山南慕北 2017-11-01
朱湘

朱湘
  朱湘少年天才,年仅15岁就考上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家境贫困回国后为生计奔波,与妻子的矛盾又日益加深,工作、感情都不顺利,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朱湘为什么自杀
  回国前:
  朱湘于1927年留学美国,1930年没有拿到学位就回国了。他在美国期间,给妻子刘霓君写了90封情书,每一封信都有编号。在这些情书中,他写谋生之艰辛,为钱所困的尴尬,更多的是如水的柔情,有日常生活的关照叮咛,夫妻间的体贴呵护。读之温暖。朱湘去世后,他的好友罗念生将这一组情书编辑出版,名为《海外寄霓君》 。新文学史上有四大情书经典,是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徐志摩致陆小曼的《爱眉札记》、沈从文致张兆和的《湘竹书简》和朱湘致刘霓君的《海外寄霓君》。
  回国后:
  回国后,在安徽大学教书,生活很不宽裕,因为安徽大学时常拖欠薪水,他和他的妻子在安庆所生的一个幼儿,未满周岁,就因为没有奶吃哭了七个昼夜,活活的饿死。这很像杜甫诗中描述自己生活的悲惨情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婚姻已近崩溃。朱湘邀请好友到安徽大学任教,被校方拒绝。不知他是愤而辞职,还是校方解聘,他在安大也无立足之地了。
  紧靠微薄的稿酬如何养家糊口,朱湘已经穷困潦倒,可是,他“生无媚骨”,不肯接受嗟来之食。自从他辞职后,被世俗诬为“神经病”。此时,夫妻也闹起了离婚。1933年12月5日,诗人在去南京的渡轮上跳江自杀。他的妻子刘霓君“只好靠缝纫和刺绣来维持生活”。
  如何评价朱湘
  朱湘死后被鲁迅称之为中国的济慈。罗念生说:"英国的济慈是不死的,中国的济慈也是不死的。"
  余伟文认为,朱湘自杀“完全是受社会的逼迫”,“正是现代社会不能尊重文人的表现”。
  何家槐认为,混乱的社会“使他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使他不得不用自杀来解决内心的苦闷”。
  柳无忌认为,不为写文章,“也许子沅不会这样悲伤的绝命”。
  罗皑岚不明白,“朱湘虽不是见面向人问好的交际大家,难道竟无一个朋友?”
  谢冰莹断定,朱湘自杀“是为穷”!
  梁实秋则认为,“朱先生的脾气似乎太孤高了一点,太怪僻了一点,所以和社会不能调谐”。
关键词: 朱湘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