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夏鼐】夏鼐简介_夏鼐日记

夏鼐

人物简介   夏鼐(1910.2.7—1985.6.19),原名作铭,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夏鼐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等职位。夏鼐对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研究,创造性地利用考古学的资料和方法阐明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并对当时中西交通的路线提出创见。1985年,夏鼐捐赠3万元稿费,设立了国内考古学的最高奖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成果奖”。

人物生平
  1910年,出生于温州市仓桥街
  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35年春,在河南省安阳参加殷墟发掘。
  1935~193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该校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
  1940年,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
  1941~1942年,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任专门委员。1943~1949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44~1945年,在甘肃省敦煌、宁定、民勤、武威、临洮、兰州各地对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代至唐代的遗址和墓葬进行调查发掘。1945年,通过甘肃阳洼湾齐家文化墓葬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确认仰韶文化的年代早於齐家文化,从而纠正了原来关於甘肃远古文化分期问题的错误判断。根据发掘的层位关系修订了传统得学说,标志出这是中国史前考古学的新起点。
  1949年秋,在浙江大学任教授。
  1950~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1977年以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51年秋,在湖南省长沙领导战国和汉代墓葬的发掘。
  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1955~1956年,领导黄河水库考古队在河南省陕县等地进行综合性调查发掘。
  1956~1958年,在北京市昌平主持明代定陵的发掘。
  1979年起,被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1982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3年起,兼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5年,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9年起,被选为第二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4~1985年,先后被选为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中东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
  考古历程
  夏鼐参加和主持的田野调查发掘有:殷墟,英梅登堡山城遗址,埃及的艾尔曼特,巴勒斯坦的杜布尔,四川彭山汉代崖墓,甘肃敦煌、武威、民勤等地一些古遗址、古墓葬,河南辉县、郑州、成皋、巩义、洛阳、渑池等地新石器、商代、汉唐遗址,以及湖南长沙战国墓和汉墓。
  1950年在辉县发掘,第一次发现了早于殷墟的商文化遗迹。
  1951年在郑州调查,确认二里冈遗址为又一处早于殷墟的重要商代遗迹。
  湖南长沙的发掘,明确了当地战国楚墓的演变过程。
  1956~1958年,主持北京市明定陵的发掘。
  发表一系列关于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古代丝织品的研究文章,对中西交通史研究有贡献;发表一系列关于星图、蚕桑丝绸及晋周处墓黄金带饰的论文,为中国科技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主要贡献
  中国史前考古学方面
  夏鼐先生对中国考古学的巨大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中国史前考古学进行了长时期的创造性研究,不断地拓宽道路,引导大家走向新的境地。主要是根据可靠的发掘资料,改订黄河上游新石器文化编年体系,规范考古学上的文化命名,提出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多元说。他还是现阶段最早从考古学上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著名学者。
  他于1977年发表《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第4期。 )一文,根据当时公布的各种史前文化年代数据,结合文化内涵和地层证据,全面讨论它们之间的年代序列和相互关系,亦即中国史前文化的谱系问题。该文提出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独到看法,尤其可贵的是更加明确地提出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并非黄河流域一个中心的多元说。其实夏先生早就考虑这个问题,在1962年发表的《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便曾提到:“根据考古资料,现今汉族居住的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类型。连黄河流域的中游和下游,也有很大的差异。古史传说中也有这种反映。”在上述1977年的文章中,他重提并发挥这一论断,指出所谓文化类型的不同是“表明它们有不同的来源和发展过程,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适应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或一些文化。”他在此文中又说:“当然这并不排除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可能有互相影响,交光互影。这种看法似乎比那种一切都归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影响的片面性的传播论,更切合于当时的实际情况,更能说明问题。”要之,中国远古文化的发展由传统的黄河流域一元说改变为并非一个中心的多元说,这是中国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重大突破。最近20多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使多元说进一步确立,成为我国多数考古学家的共识。
  中国冶金史研究方面
  夏鼐先生在中国冶金史研究方面,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首先,他最早指出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所出铁刃铜钺可能是用天然陨铁制成的。
  1972年台西遗址出土铁刃铜钺,是中国考古学上的一项重要发现,表明我国人民早在公元前14世纪已经认识了铁,因而迅速得到夏先生的高度重视。开始进行的技术鉴定,以为铁刃属古代熟铁。他考虑到人类在发明炼铁以前有时利用陨铁制器,而鉴定结果中铁刃的含镍量又高于一般冶炼的熟铁,当即表示鉴定并未排斥这铁是陨铁的可能,还不能确定其为古代冶炼的熟铁,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读后记》,《考古》1973年第5期)。 后经先生约请钢铁专家柯俊重新组织鉴定,多种现代化手段的分析结果证明藁城铜钺的铁刃不是人工冶炼的熟铁,而是用陨铁锻成的(李众《关于藁城商代铜钺铁刃的分析》,《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从而避免了中国考古学和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场混乱。众所周知,夏先生还纠正了我国早在3世纪的西晋便能提炼铝的错误说法。1953年宜兴周处墓发现17件金属带饰,发掘者将一块碎片请人鉴定,分析结果为铝。由于炼铝是19世纪发明电解法后才被人们掌握的一种新技术,这项发现迅速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但是,后来有人分析的一块碎片,却是银制的。为了澄清事实的真象,先生请人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对现存的全部带饰重新鉴定,检验结果都是银而非铝。
 
夏鼐日记
  为纪念夏鼐诞辰101周年,2011年上海书展期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夏鼐日记》(十卷)。
  夏鼐的日记始记于1931年元旦,止于1985年6月17日突发脑溢血当天,历时五十余载。为了向学术界提供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上这份难得的史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曾长期在夏鼐身边工作的王世民先生,与夏素琴等四位夏鼐子女一道,在国内外十多位专家学者的协助下,花费整整十年时间整理成书,定名《夏鼐日记》。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本人作为亲沐先生教泽三十余年的学子,有幸与先生子女一道进行日记的整理,历时十个寒暑。面对日记的详细记述,重温先生不平凡的学术经历,回忆自己亲历的日日夜夜,从1952年在北大聆听他讲授考古学通论课程,到在他直接领导下从事秘书工作和各项编撰工作,记忆犹新,思绪万千,从而更加深切地感受这位大师的高尚品德、多样才华和卓越业绩。
 
夏鼐故居
  夏鼐故居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仓桥街130号。
  坐北朝南,五间两进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前进为五间门厅式平房,后进为五间楼房。后进南面两侧各有三间厢楼,北面两侧各有单间厢楼。门厅前为石板道坦,东西各有砖砌门台。夏鼐出生于此,读书与结婚时住在后进楼下东正间。
  夏鼐故居内曾有36户住户居住。2008年,温州市政府决定将对故居内住户全部外迁安置,将故居永久性地保留下来,并将在故居内陈列夏鼐的生平事迹介绍和遗物等,以供市民参观、纪念。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