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汪康年】汪康年简介_汪康年时务报

汪康年

人物简介   汪康年(1860—1911),浙江钱塘人。光绪二十年进士,是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之著名人士。1898年创办《时务日报》,旋易名为《中外日报》,以记载中外大事,评议时政得失为主旨,拥护清政府实行“新政”。《时务》、《中外》两报,均为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办之重要报纸。1907年汪康年又在北京办《京报》,1910年又办《刍言报》,目的均是为了匡正时弊,以供朝廷“听采之益”。早年曾在张之洞幕,执教两湖书院。中日甲午战争后,汪康年愤国是日非,昌言变法图存。1896年在上海创立《时务报》,延梁启超为主编,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力言中国宜伸民权、重公理,尚创作而贱安闲,尚改革而贱守常。
  
人物生平
  1860年出生,幼年随父在粤就读私塾。
  1882年回里,在书局任校对工作,不久去汉口,开馆授业。
  1886年入钱塘县学。
  1889年考取八旗官学教习,后考取举人。
  1894年,考取进士。
  1890年,他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招,为其孙子授课,后任自强学堂编辑,翻译西方书籍,兼任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习。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受维新思想影响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公会,后应康有为之邀赴上海加入上海强学会,同年在上海创设蒙学会,发刊《蒙学报》。
  1896年,清政府下令封禁强学会,他利用所余款项与黄遵宪等人创办《时务报》,自任经理,聘梁启超担任主笔。该报是当时维新派所创办报刊中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为旬刊,辟有论著、谕折、域外报译、京外近事等栏目,集中了一批著名的办报人才,如麦孟华、章太炎等,撰写了大量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政论文章,汪康年除主持报务外,也在报上发表了一些提倡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呼吁民权的文章,他们的观点新颖,文风清新,吸引了大量读者,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因张之洞是《时务报》的当然股东,汪康年作为张之洞的幕僚受制于他,曾干预编辑工作,刊登了一些公开与维新派唱反调的文章,迫使梁启超辞去主笔一职。
  1897年,汪康年等创办《农会报》。1898年,汪康年还和汪大钧等在上海设立东文学社,又将《时务报》改为《昌言报》,因编辑章太炎等均为维新派人物,故该报内容仍以介绍西学、宣传变法为主,戊戌政变后停刊。
  1898年,汪康年集资另办《时务日报》,积极发表攻击维新派的言论,1898年,该报改名为《中外日报》,以洋务派的立场,从表面标榜维新转向彻底地反对维新,戊戌政变后,又攻击康、梁为要犯,并把矛头对准革命派。但在该报的编辑方面,作了重大的改革,改变当时各报普遍通行的四字标题,代之于分类标题,将每版分为上下四栏,又将新闻分为电报、各国新闻、外埠新闻、本埠新闻四类,再按国别、城市、区域分别排列,为推动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04年,汪康年赴北京补应朝考,任内阁中书。1905年又参与组织商办浙江铁路公司。1906年入选学部咨议官。1907年在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兼总编辑。以刊发政治新闻为主,立足于立宪派的立场。1909年,该报因参与评论“杨翠喜案”,涉及清庭丑闻而被查封。
  1910年,汪康年又在北京创办《刍言报》,因宣传立宪保皇言论,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而停刊。辛亥革命后,他避居天津,同年11月4日病逝世。著有《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等。
  
汪康年时务报
  《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旬刊,连史纸、石印。梁启超主笔,汪康年总经理,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翌年,梁启超去湖南,仍遥领该刊。由于张之洞横加干预,汪康年总理管起主笔,汪梁之间矛盾激化,梁启超愤而辞职,自第55期后再无梁文,排式也与前不同。1898年7月底,光绪帝诏改《时务报》为官报,汪康年拒不遵命,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同年8月17日汪康年将报名改为《昌言报》出版。
  
汪康年文集
  《汪康年文集(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收录汪氏各体文章凡四百八十九篇,分七辑。各辑文章按发表(撰写)时间先后顺序编排,集中而完整地展现了汪康年的生平经历、办报论政活动和思想变迁,可谓近代中国探索者的一份珍贵记录。《汪康年文集(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亦为研究汪康年其人及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和报刊史,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汪康年,初名灏年,字梁卿;后改名康年,字穰卿。晚年号毅伯、恢伯、醒醉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出版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汪康年勤于笔耕,撰述甚伙,其著作身后由其弟汪诒年编为《汪穰卿遗着》(1920年铅印本)、《汪穰卿先生遗文》(民国间铅印本,附汪诒年编《汪穰卿先生传记》)、《汪穰卿笔记》(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等。《汪康年文集》主体即以《遗着》《遗文》为底本进行整理,并选録《笔记》里的纪事部分。
  
人物评价
  汪康年提出的种种新闻工作思路,至今仍有其借鉴意义。此外,他对自身所处的新闻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具有普遍的意义,在这种精神中,既包含着过去士大夫上谏的因素,也有近代西方知识分子充当社会良心的责任感。新闻报纸业是晚清中国新兴的行业,极少传统可循,经验多来自国外,汪康年受西方自由、民主理念的影响较大,诉诸报业,故有较多创新、改革的措施出现。总之,汪康年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活动,使他形成极具特征的新闻思想。提倡在报纸中讲真话,持公正立场,强调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及对新闻行业的反监督等等,充分表现了他经过深入思考而获得的丰富的业内经验。作为中国近代民间有贡献的报人,汪康年在近代新闻史上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