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陈永贵】陈永贵简介_陈永贵与邓小平

陈永贵

人物简介   陈永贵(1915年2月14日—1986年3月26日),山西省昔阳县乐平镇石山村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5年-198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86年3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人物生平
  1920年,5岁,其父陈志如卖掉妻子、女儿和幼子。
  1921年,6岁,随父从石山村迁至大寨。
  1922年,7岁,为地主放牛。
  1941年,26岁,与山庄头村贫农女儿李虎妮结婚。
  1942年,27岁,被推选为大寨村伪维持会代表。不久加入日伪组织“兴亚会”。
  1943年,28岁,长子陈明珠出生。夏,宪兵队以通匪罪将其逮捕并关入留置场。
  1944年,29岁,出狱,辞去伪代表职务。到昔阳城内的一家烧饼铺当伙计。
  1945年,30岁,日本投降,因出任伪代表在村里挨斗。
  1945年—1946年,土改,分得土地、房屋和浮财。参加民兵支援前线。
  1946年,31岁,参加贾进才组织的互助组,旋即退出另立“老少组”。
  1948年,33岁,经贾进才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37岁,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出席山西省农业丰产劳模代表会。冬,由贾进才推荐,接贾进才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
  1953年,38岁,办初级社,任社长,冬,制订治山治水十年规划,首战白驼沟。
  1955年12月,40岁,办高级社,任社长。三战狼窝掌开始。
  1958年8月,43岁,倡议创建昔阳县第一个人民公社,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大寨党支部书记。
  1959年10月,44岁,参加建国十周年大庆活动,登上天安门观礼台。
  1960年2月,45岁,中共山西省委发出号召;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学习。从此陈永贵的名字经常见诸报端。
  1961年,46岁,被选为中共昔阳县委候补委员。
  1963年,48岁,大寨遭特大洪,提出“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自力更生抗灾夺丰收。
  1964年,49岁。1月,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2月《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大寨之路》。
  12月,作为人大代表出席三届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赞扬大寨。12月26号日,应毛泽东之邀一起吃饭合影。同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1965年,50岁,丧妻。在四清运动中受气。
  1966年,51岁,与40岁的宋玉林结婚。出访阿尔巴尼亚。
  1967年,52岁,1月,作为全国著名农业劳模参加了造反派对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夺权活动,并被推选为中共山西心小组成员。2月,作为总指挥夺了昔阳的党政大权。3月,出任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1月,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批转了陈永贵对农村文革的五条建议。是为中发(67)339号文件。
  1968年,53岁,决定昔阳全县向大队核算过渡。
  1969年4月,54岁,当选为中共九大中央委员,在九大作大会发言。同年,幼子陈明亮出生。
  1970年8月,55岁,北方地区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陈永贵介绍整“五种人”的经验。
  会后,全国再次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
  1971年,在中共山西省三届一次会议上被选为省委副书记。
  1973年,58岁。9月,在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十届三中全会上当选政治局委员。年底,辞去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职务。同年,昔阳虚报粮食产量8979万斤。
  1975年,60岁。1月,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3月,出访墨西哥。7月,向毛泽东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向大队核算过渡。9月,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致开幕词。
  1976年,61岁。夏,出席北方三夏生产会和南方水稻生产合并发言,被攻击为“唯生产力论。”10月,拥护粉碎四人帮。12月,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作题为《彻底批判四人帮,掀起普及大寨县运动的新高潮》的报告。
  1977年,62岁。重提全国向大队核算过渡的建议,年底,部分地区刮直过渡风。8月,在中央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三次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1978年,63岁。年初,出访柬埔寨。2月,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12月,出席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年,64岁,被免去昔阳县委书记职务。
  1980年,65岁,9月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接受陈永贵解除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请求。
  1981年,66岁,举家迁入复兴门外22号楼赋闲。
  1982年,67岁。落选中共十二大代表。9月,十二大召开,失去政治局委员职务。
  1983年,68岁。中共中央接受陈永贵的请求,分配他到北京东郊农场当顾问。
  1985年夏,70岁,因病住院,确诊为晚期肺癌。
  1986年3月26日,71岁,在北京医院病逝。
  
陈永贵升迁内情
  陈永贵出身贫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陈永贵接替主动让贤的所在村原书记贾进才出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在环境非常恶劣的的大寨村,他带领农民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事迹被中央政府肯定,毛泽东号召全国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因此成为全国的榜样。
  上个世纪60年代,陈永贵带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大寨精神。之后,他从虎头山走进中南海,从一个农民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却坚持在地里劳动,不拿国家工资……他的人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现在在最高人民法院任法官的陈永贵孙女陈春梅,提笔撰写了有关她的爷爷的鲜为人知的经历和细节。
  1963年是大寨的“七灾八难”年,特大洪水、两次风灾,一次雹灾,一次霜冻,加上洪灾前的一段干旱,春播时的涝灾,大寨被蹂躏得泥泞不堪,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但大寨人凭着自力更生的精神,靠着打满补丁的双肩和长满老茧的铁手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大灾之年,大寨粮食亩产704斤,总产量达到了56万斤,不但没要国家一分钱救济,而且还向国家缴了24万斤商品粮。当年年底,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标,社员们永远结束了住土窑的历史,全部搬进石窑新房。
  大寨人战胜天灾的事迹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山西全省掀起了学大寨的高潮。陈永贵在省农业劳模大会上介绍了大寨的经验。这一次。他不仅向人们介绍了大寨人战天斗地的过程,更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他绝佳的口才。他的讲话在全省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听了情绪激昂,纷纷传诵。著名作家赵树理听了讲话后,马上跑到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的办公室说:“陶书记,我今天发现了一个人才!”陶书记问:“是谁?”“陈永贵!他没有一处讲到毛泽东,却处处都是毛泽东思想,没有一处提到哲学,却处处都是辩证法,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人才啊!陈永贵了不起!”
  1963年底,时任中南局书记处书记的李一清来到大寨,参观完后非常动情地说:“陈永贵虽然是个农民,但他身上有一股强大的魅力,他在复杂的环境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农民之外的东西。”从此,大寨和陈永贵的名字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1964年12月,陈永贵到北京参加三届人大一次会议。26日上午,会议刚结束,他随着大家一起走出会场,忽然听到周恩来在背后喊他:“永贵同志,请等一下!”他停住了步子。周恩来说:“今天晚上不用到大灶吃饭了,跟我来吧!”周恩来告诉他,“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主席特意要把你请来。”
  到了休息室,毛泽东紧紧地握住陈永贵的手说:
  “永贵好啊!”席间,毛泽东见陈永贵很少动筷子,就热情地说:“永贵,吃菜,吃菜嘛!”随手为他夹了一筷子,招呼道:“这个菜好,吃这个……永贵同志别客气!”第二天,首都各大报纸都以显著版面登载了毛泽东和陈永贵亲切握手的照片。
  1967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在天安门检阅红卫兵,陈永贵被请到毛泽东身边。毛泽东拉着他的手问候道:“永贵好!永贵好!”在那个年代,这句问候成了领袖的最高指示。各大报纸在醒目的地方登了“永贵好!永贵好”,一些报纸把它套红印在了报眉上。
  随着人们的呼声越来越高,陈永贵的官职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从大寨党支部书记,到同时兼任昔阳县委书记、晋中地委书记、山西省委副书记等职。
  1975年1月,陈永贵赴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回到医院,通知他马上去一趟。周恩来一见陈永贵,开口就说:“这次找你来,就是安排人大的事。你要有所准备,当国务院副总理,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怎么样?”陈永贵听后一愣,忙说:“总理,我文化水平不行,实在是当不了这个副总理!”周恩来态度严肃地说:“看你永贵,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得接受党的安排。”就在这次会议上,陈永贵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全国农业。
  陈永贵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但是他坚持不迁户口,也不拿国家工资。1980年9月,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他请求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大会同意了他的申请。
  
人物评价
  一: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3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关于陈永贵同志去世的消息,称他“曾经是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并历述他听党的话,带领群众走集体化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事迹。他生前“曾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和表彰”。为他立了一块碑,上面镌刻着“功盖虎头,绩铺大地”8个大字。
  二:
  1968年冬天,陈永贵认为新华社报道大寨不够有力。当时新华社军管小组领导一听慌了神,赶紧把他请到新华社征求意见,并请他给总社全社人员作报告。陈永贵也毫不客气,在全社大会上趾高气扬,大吹一气;同时,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地把记者大骂一通:说某某摄影记者拿着“铁姑娘”队长的照片找对象;某某记者嫌大寨招待所的饭不好吃,出去下饭馆;某某记者整大寨的“黑材料”等等,批、骂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要求新华社总社直接组织强有力的记者组去大寨。
  陈永贵官大,总社军管小组惹不起,赶紧根据陈永贵的要求组织大寨记者组。军管小组把这个任务落实到张广友(《农民日报》原总编辑)的头上,要他牵头组成大寨报道组。一行5人,于1969年初奔赴昔阳。
  昔阳县委领导根据陈永贵的旨意,把张广友等5人安排到县招待所,住在一个通铺的房间里等待陈永贵接见。一等就是一个星期,他们天天去问,何时能见到老陈,何时能去大寨?好不容易到了第八天,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全体委员(7人),单独把张广友叫去了,询问记者组的情况,当他听到记者组里有两名山西分社记者时,就说:“总社的,我们欢迎;分社的,我们不欢迎,他们不能去大寨,也不能在昔阳采访,请他们立即回去!”
  大寨门难进,领导难见,群众不能接触。张广友他们每天除了看材料,就是看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大寨的人群,看陈永贵学着毛泽东的样子检阅红卫兵。
  他头戴白毛巾,身穿对襟中式褂子,手拿着《毛主席语录》边走边招手,在一片口号和掌声中,连连不断地说:“同志们好!”这些东西实在没法宣传。就这样,3个人在大寨坐了两个月的冷板凳,一篇稿子也没有写成,只好找了个借口,陆续回了北京。
  1979年年底,中共晋中地委发的136号文件说:经山西省委讨论同意,地委通知,免去陈永贵的昔阳县委书记职务,由刘树岗接任县委书记,从此揭开了昔阳问题的盖子。
  据昔阳县有关方面统计材料记载:1967年至1979年,陈永贵掌握昔阳县领导权的13年中,全县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9330处,新增改造耕地9.8万亩,因此而死伤农民1040人,其中死亡310人。在此期间,全县粮食产量增长1.89倍;同时又虚报产量2.7亿斤,占实际产量的26%。
  陈永贵当国务院副总理时,很多公众场合,他将一条白毛巾扎在头上,在高层领导人中间甚是显眼,老百姓戏谑地称他为“永贵大叔”。
  1980年8月30日,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大会接受“永贵大叔”的要求,解除他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陈永贵的“乌纱”一丢,揭发大寨问题,披露大寨真相的文章纷至沓来。陈永贵成了“昔日之阳”。当时,中央决定,对陈永贵的错误只在内部总结经验教训,不进行公开报道。
  陈永贵这个从虎头山上一步升天的“星”,虽然已陨落多年,但他的错误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损失,给中国农民带来的灾难,将来历史学家去进一步评说的时候,恐怕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重要一章。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