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刘伯坚】刘伯坚的后代_刘伯坚和刘伯承

刘伯坚

人物简介   刘伯坚虽与刘伯承只差一字,但二人没有亲属关系,却也都是为中国革命贡献巨大的先辈。刘伯坚曾与周恩来等人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担任过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他出席了中共六大,毛泽东赞其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红军参加长征后,刘伯坚被留在苏区,于1935年不幸被捕,随后被杀害,时年40岁。

人物生平
  童年时代
  刘伯坚,原名永福,祖籍江西,1895年在四川巴中县(今平昌县)出生。刘伯坚家里是一个开栈房的小商业者家庭。他聪明好学,童年时就读于金斗寨高等小学,后来靠家中借贷到巴中县上中学。后又考入万县的川东师范、成都的高等师范学堂(今四川大学的前身)。
  青年时代
  1920年赴欧,先到比利时,后到巴黎,一边做工一边学习。当时,西欧正经受十月革命的冲击。刘伯坚在那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阅读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和《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细心研究西欧工人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1921年初参加由赵世炎、李立三组织的劳动学会,与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李富春等领导了以争生存、求学权为主要内容的“二八”运动和6月的“抗拒中法大借款”,9月的“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等重大政治斗争。并在机关刊物《少年》(后改为《赤光》)上发表文章,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同年,加入了周恩来、赵世炎发起组织的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组建了“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为旅欧共青团),随即转为共产党员。同年,刘伯坚和熊未耕介绍聂荣臻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3]  。1923年春,聂荣臻经刘伯坚和赵世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刘伯坚赴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大学,并因待人和蔼及处理问题老成持重,被中国学生推为中共旅莫支部书记达三年之久。当时,这个支部不但管理中国党员学生的组织活动,还要负责工作分配和生活,被同志们称作“党内驻苏大使馆”,刘伯坚成了“大使”。
  革命岁月
  1926年春,冯玉祥因自己率领的西北军失败,到苏联“考察”并求援,刘伯坚参加接待。冯玉祥表示要学习苏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并邀请刘伯坚回国任国民联军的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到西北军后,同上层人物建立了很好的统战关系,还积极用革命思想改造这支从军阀阵营中分裂出的部队。
  1927年4月,他与西安有名的才女、共产党员王叔振结婚。
  1927年夏,冯玉祥受蒋介石拉拢,与共产党分手,刘伯坚也被“礼送”到武汉。随后,党中央派他再度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等一同学习。
  1930年,他回到上海,翌年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先后任军委秘书长、红军党校政治部主任。此时,蒋介石将中原大战中被他打败收编的西北军主力第二十六路军调到江西“剿共”,并由中央军在后面督战。这种“一石两鸟”的毒计激起西北军官兵极大愤慨。中央军委马上派刘伯坚主持策反工作,终于使该部1.7万人在宁都暴动,并编为红五军团;刘伯坚随后担任了该军团政治部主任,将这支部队改造成中央红军的主力之一。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江西长征,刘伯坚被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他积极组织留守部队,在于都河多处架桥,为主力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护送中央红军主力渡河长征。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同志曾赋诗怀念当年刘伯坚于都河惜别之情:“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鄄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20万国民党军队将留下的3万红军(半数系不能远征的伤病员)压缩到赣南一隅,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在几个月后才接受陈毅的建议,下令分路突围,开展游击战,可惜为时已晚。
  被捕牺牲
  1935年3月初,刘伯坚在战斗中左腿中弹,不幸被捕。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0岁。
 
刘伯坚的后代
  刘伯坚烈士生前曾有三子,长子刘虎生抗战时期曾在延安生活多年,建国后一度留学苏联,1955年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毕业回国后,积极投身国家基础工业建设,在新中国民用工业、军工产业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光荣称号,他是刘伯坚的后代中,最为全国人民所熟悉的一位。
  刘伯坚次子刘豹,在红军长征时,被寄养在江西一户贫农家庭,在战争岁月中度过了一段清贫的生活,直到解放后才被接回北京,就读于北京101中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50年代中期,刘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献身国家航天军工事业,直至退休。
  刘伯坚小儿子刘熊生是刘伯坚后代中唯一一位在山村终老的孩子。当年,四个月不到的熊生被母亲寄养在福建省连城县芷溪村黄家,1965年,刘熊生才得以知晓自己的身世。战争岁月中,为了保护革命志士的遗孤,黄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刘熊生在知道这一切后,为报答救助过他的父老乡亲,再也没有离开过哺育他的土地。此后,刘熊生丝毫没有任何烈士遗孤的特殊待遇,一生勤勉务农,当了一辈子的山村农民,2001年,刘熊生老人安然去世。
 
刘伯坚和秦德君的女儿
  在一次学生运动中,她结识了哥哥的义兄刘伯坚和《新蜀报》的编辑穆济波。俊朗体贴的刘伯坚很是照顾她,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他不久就离开四川参加革命去了。
  31岁的他依旧单身,而21岁的她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当年稚嫩的小姑娘变成了温婉的少妇,但在刘伯坚的心里,她依然一如初见之时那样纯洁可爱。
  本是一段好姻缘,只可惜造化弄人, 她却无法与他修成正果。她的一位女友对刘伯坚情有独钟,非他不嫁,否则就要自杀。她很为难,考虑到刘伯坚的政治生命,考虑到女友的安危,她强忍悲痛,将爱人拱手让人。
  然而爱情是无法阻挡的,1926年冬,他们秘密地在一起了,也就是所谓的“地下情”。
  东征开始后,两人甜蜜的爱情生活暂时告一段落,刘伯坚在前线领兵作战,她率领女子宣传队紧跟其后。
  1927年春,她发现自己怀上了刘伯坚的孩子。因怀孕行动不便,刘伯坚的同事、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的郭春涛就来扶她上马,没想到马受惊狂奔,她坠马摔坏了腿,不过好在孩子没事。这一场坠马事件,有点像是上天为她的人生埋下的伏笔,从狂奔的马上跌落下来,仍旧母子平安,已经是万幸。更巧合的是,这个扶马的郭春涛,因缘巧合,后来竟成了她的最后一任丈夫。
  1927年11月,她生下与刘伯坚的女儿秋燕,后又辗转赣、宁等地,后化名徐舫抵沪,住在陈望道家。
  她终究还是没能等到刘伯坚接她们母女俩回家,刘伯坚牺牲于1935年,她又一次痛失挚爱。
 
刘伯坚和刘伯承
  刘伯坚与刘伯承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是革命的先驱。刘伯坚曾经留学欧洲,与周恩来同志一起工作过。他在到达欧洲的两年后就成为了共产党员,担任旅欧党员书记一职。等他前往俄罗斯时,他就变成了旅莫书记。在接下去的岁月里,他一直都是中共干部。
  在红军长征时,他留守敌区,后来在突围时不幸被捕。在给家人的遗书中他表示他不害怕死亡,他愿用他的生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奉献,他深切嘱咐他的孩子能够继续为民族的解放奋斗。
  刘伯承是军事家,他比伯坚大三年。他弃笔从戎,考入军事院校,投身战场。先后担任连长、团长等军事干部一职。后来成为共产党后,又任军长。在留学苏联期间又系统学习了近代军事知识。他参与了长征,初期是殿后工作,安全掩护我军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几个月后又指挥军队作战夺取遵义,这让疲惫不堪的士兵终于有了一次好好休息的机会。他又参与组织战役让部队彻底离开敌人包围圈,到达云南。在与日寇的作战中,他多次反击敌人,牢牢守护住太行山这一地区。解放战争中,他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面组织国军北进的意图,解放了大片地区。同时,他也为巩固边陲地区也作出了努力。在建国后他组建了一所正规化的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干部。他在得到了错误的批评后被免职,以顾问的身份直接指挥了中印战争。他因病去世,骨灰洒在了祖国的万里河山。去世后,他曾经受到的错误批评也得到了平反。
  刘伯坚与刘伯承也是非常有缘的,刘伯承在逃避敌人追捕时曾经化名过刘伯坚。
 
人物评价
  1938年毛泽东在为刘伯坚碑文题词是说:“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2006年冯玉祥在《我的生活》一书中评价刘伯坚说:“刘伯坚他工作认真废寝忘食,工作有特殊成绩我很佩服他。”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刘伯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