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饶孟侃】奇迹诗人饶孟侃简介_饶孟侃的诗

饶孟侃

人物简介   饶孟侃出生江西南昌,曾入学北京清华学堂和清华大学,被誉为“清华四子”之一,是一名诗人、外国文学研究家,代表作有《泥人集》。饶孟侃曾参加清华文学社、是新月社的一员,与闻一多、徐志摩等人交好,先后任职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于1967年病逝,享年65岁。

人物生平
  饶孟侃(1902――1967)别名饶子离。南昌人。1916年入清华学堂习读外语,曾参加五四运动。1924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回国后,先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和四川大学任教,并从事诗歌创作,参加编辑《新月》杂志。
  饶孟侃离开上海之后,先后到安徽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任教。1939年8月,应国立四川大学聘,他到成都任外文系教授,一直到1954年9月。他在外文系主要讲授英国文学、英诗和莎士比亚,最后还担任过系主任一职。在这整整十五年时间里,他与川大和成都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暗杀,举国震惊。1946年8月18日上午9时,成都各界借西顺城蓉光大戏院举行为领导民主运动而被暗杀的李公仆、闻一多两位烈士开追悼会。张澜、李璜、邵从恩、李伯申、范朴斋、马哲民等各界人士二千余人到会。李璜、朱自清、张澜等相继发言,张澜慷慨演说,主张严办凶手及幕后主使人。会后,一伙暴徒尾随张澜,以大玻璃瓶等猛掷,导致其头部受伤。在如此白色恐怖之下,与闻一多有着深厚友情的饶孟侃,不顾生命危险,参加了追悼会。老友虽逝,但饶孟侃的愤怒和思念并未随时间的磨损而减少。
  在创作上,注重中国诗歌传统的表现方式。曾与闻一多、徐志摩探讨新诗的格律问题,主张诗要用韵,讲平仄。朱自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辑入他的两首诗《家乡》、《无题》。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交学院教授。
  1967年4月2日,饶孟侃因胃癌在外交学院去世,享年65岁。
 
饶孟侃的诗
  诗集《泥人集》;小说集《梧桐雨》、《兰姑娘的悲剧》;译著《巴黎的回音》等。
  1931年9月,陈梦家编辑的《新月诗选》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其中选饶孟侃诗有:《呼唤》、《蘅》、《招魂》、《走》、《无题》、《三·一八》等六首。陈梦家在序文中指出:“……同样以不苟且的态度在技巧上严密推敲,而已单纯的意象写出清淡的诗,是饶孟侃。澄清如水,印着清灵的云天。《呼唤》、《蘅》、《招魂》,全一样皆是清淡可喜的诗。四行《走》有他试创的风格。”
  之后,子离(即饶孟侃)真的没怎么写诗了。他曾讲:“整个三十年代,我只写了两首诗给《学文》。这说明我在刚转入三十年代时已经事实上退出文坛了。
 
“奇迹诗人”饶孟侃
  饶孟侃是新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新诗的创作和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被闻一多等称为做诗的“奇迹”。
  1923年5月,他加入了清华大学文学社。文学社于1921年11月20日成立,两个多小时的成立大会结束后,选举结果是:干事梁实秋,书记闻一多,诗歌组领袖也是闻一多。1923年5月21日,文学社开“送旧迎新会”,送的是闻一多等出国留学,迎的便是饶孟侃等七人入社。
 
人物评价
  饶孟侃是著名的“新月”诗人,也是“新月”著名的诗歌评论家。在新诗创作中,他始终遵循其诗论主张。他的诗意象单纯,感情浓重,朴实自然,既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在创作上的一贯追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