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费孝通】费孝通与杨绛_费孝通乡土中国

费孝通

人物简介   费孝通出生江苏吴江,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也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伦敦大学,毕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著有《文化论》、《人文类型》、《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作品。费孝通曾获得赫胥黎奖、《大英百科全书》奖等荣誉,于2005年逝世,享年94岁。

人物生平
费孝通
费孝通
  1910年11月2日(清宣统二年),费孝通诞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一个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六岁入吴江县城的第一小学,后转入振华女校就读。1923年,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1924年开始发表文章。
  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高中毕业,升入东吴大学,攻医预科,想成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0年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受梁漱溟先生之邀,到山东邹平县参加乡村建设工作。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师从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成为中国最早在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的青年学者。
  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费孝通与王同惠结为伉俪。同年,费孝通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取得该校公费留学资格。出国前偕王同惠赴广西实地调查,在瑶山迷路失事,王同惠身亡,费孝通受伤。翌年费孝通返乡休息,准备出国。在此期间,去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参观访问,在该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
  1936年秋(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费孝通抵英,师从布·马林诺斯基完成博士学业,根据其在吴江的调查结果写出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费孝通从英国返回中国,任教于云南大学,成立社会研究室开展调查工作。
  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与孟吟女士结婚并生下一女。
  1938年至1946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持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室。其间,于1943年赴美国学习访问。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费孝通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
  1946年11月(民国三十五年)访问英国。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到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52年~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1955年,到贵州进行民族识别,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1956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深入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调查。费孝通与黄现璠都是调查组的负责人,又同是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
  1958年2月1日,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作出了“罢免费孝通、黄现璠、欧百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的决议。费孝通曾说:“失去知识分子等于失去民心。”文革期间,吴文藻夫妇、潘光旦和费孝通在中央民族学院二号楼翻译《世界史》和《世界史纲》,这是他们四人最后的相聚时光。
  1957年3月24日,费孝通写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发表在《人民日报》,被划为“右派”。同年反右运动,费孝通被错划为中国著名的大右派,是人类学界、民族学界的著名五右派(吴泽霖、潘光旦、黄现璠、吴文藻、费孝通)之一。
  1972年,回到中央民族学院,和吴文藻、谢冰心等翻译海斯及穆恩的《世界史》和韦尔斯的《世界史纲》。
  1979年,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着手重建中国社会学。
  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并被列为该会会员。
  1982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986年2月,费孝通写了《小商品,大市场》文章,使得温州人的形象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
  1994年,费孝通第二次考察温州,再次发表《家底实创新业》。
  1998年,费孝通就温州三次发文《筑码头闯天下》。三篇文章。
  1988年,费孝通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年费孝通获《大英百科全书》奖。此后费孝通先后对中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中原经济协作区、淮海经济协作区、东北地区、京九铁路沿线地区等进行实地调查,代表民盟中央就所调查的每个区域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建议,为改善中国的生产力布局、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90年代中后期,在继续进行实地调查的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并结集出版《费孝通文集》(16卷)。
  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费孝通与杨绛
费孝通
费孝通
  两人相识于苏州振华女中,当时追求杨绛的男生很多,费孝通也是其中一个,不过杨绛对他并没有那方面意思。后来,杨绛去了清华大学,为了防止她被“抢走”,费孝通还特意让好友孙令衔到处宣传“杨绛已有男朋友”。后来,杨绛和钱钟书走到了一起,她还特意写信给费孝通,告诉他自己已有男友。费孝通但是年轻气盛不服气,还找杨绛理论。最后他得知杨绛的男友就是大才子钱钟书,这反而刺激了费孝通的进取心,希望通过努力向杨绛证明自己。
  后来,杨绛与钱钟书喜结连理,费孝通也娶了才女王同惠,双方关系还是很不错的,甚至钱钟书和费孝通都关系不错。
 
费孝通的夫人子女
  王同惠出生河北肥乡,毕业于燕京大学,是费孝通的第一任夫人,两人在未名湖畔的临湖轩结婚,证婚人是司徒雷登。新婚不久后,两人前往广西瑶山做社会调查,费孝通误入陷阱,王同惠则在寻求救援时不慎坠崖落水而死,两人结婚不过108天。
  1939年,费孝通经过哥哥费振东的介绍,娶了第二任夫人孟吟。两人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孟吟陪费孝通经历了各种困难曲折,始终不离不弃。虽然孟吟来自农村,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但她却是个通情达理、很有教养的女子。
  1940年,费孝通与孟吟的女儿出生了,为了纪念发妻王同惠,他们给女儿取名费宗惠。
 
费孝通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该书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人物评价
费孝通
费孝通
  真诚坦荡的大家风范:费孝通热爱祖国、追求光明的赤子情怀,矗立起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1938年,他带着强国富民的愿望从英国学成归来,便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45年11月25日晚上,费孝通在西南联大演讲,面对着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断电、甚至开枪,他站在会场的最高处呼喊:“不但在黑暗中我们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还要呼吁和平”。1946年1月,他与其他教育工作者联名致函正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呼吁停止内战,成立联合政府,保障民主权利。(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尤兰田)
  志在富民的崇高境界:我们要学习费孝通志在富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思想境界。20多年间,费孝通七下甘肃定西、30余次到江苏吴江调查,足迹遍及祖国。费孝通一生著作等身,如今他的这些文字已成为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演绎了中国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崇高理想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宝文)
  费孝通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在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富民强国。他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他高尚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搜狐网评)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