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近代历史 > 文夕大火背景 文夕大火对长沙的影响

文夕大火背景 文夕大火对长沙的影响

非我族类 2018-03-06
\

 
  焦土抗战是蒋介石在抗战期间采取的一种军事战略,这一军事战略最大的体现就是烧毁长沙古城的文夕大火。文夕大火对长沙的影响是毁灭性的。这场大火不仅直接断掉了长沙的文化传承,还导致30000余人丧生。
  文夕大火背景
  决策形成
  1938年10月13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军统局副局长戴笠联名电呈蒋介石,汇报江西九江失陷前未能贯彻焦土作战,被日军获取大量物资的情形;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政府严令实施焦土政策。然而,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武汉警备司令郭悔擅自先行撤退,最终机场为日所用。戴笠的这份支持焦土政策的电报,最终使蒋介石排除他议,痛下决心烧毁长沙古城。
  日军抵近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武汉会战失利后,武汉的机关、工厂,以及大批难民和伤兵涌入长沙,使当时30多万人口的长沙骤增至50多万。加上以前长沙作为上海,南京等会战的后方,长沙已经积累了许多战略储备,商业也很繁荣。但长沙有限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根本难以承载如此大量的迁入,这些都给日后的巨大损失埋下了隐患。
  1938年11月8日,日军攻入湖南北部,并轰炸了长沙和衡阳。9日、11日,临湘、岳阳接连失守,中日两军对峙新墙河,长沙的局势十分严峻。
  文夕大火对长沙的影响
  历史文化
  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楚国历史文物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长沙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在历史研究上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损失总量
  长沙大火中,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直接死于火灾的达30000余人。
  据国民党湖南省政府统计室编印的《湖南省抗战损失统计》估计,大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相当于抗战胜利后的1.7万亿元,约占长沙经济总值的43%。
  人员伤亡
  由于焚城计划是保密的,火灾又是突然发生的。老百姓在睡梦中惊醒,正准备夺路逃命时,烈火已经临门,大多数的街巷已被烟火封住。在拥挤和混乱中,有的被人群踩死,有的被汽车压死,有的被大火活活烧死。
  据国民党当局公布的数字,直接死于火灾的有30000余人。
  财产损失
  在大火中,政府机关、学校、银行等建筑基本全部损毁。
  烧毁的政府机关有:省政府、民政厅、建设厅、警察局、警备司令部、省市党部、保安处、地方法院、高等法院、电报局、电话局、邮政局、市商会、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和在长沙各家报馆等大部或全部建筑。
  被烧毁或大部烧毁的学校有:湖南大学、明德中学、岳云农工,楚怡工业学校、兑泽中学、第一师范、南华女中、明宪女校、妙高峰中学、省立长沙高中、民众教育馆等31所。
  被烧毁的银行有:湖南省银行、江西裕民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十余家。
  被烧毁的工厂有:湖南第一纺织厂等40多家工厂烧毁;190多家碾米厂和粮栈仅幸存12家;湘绣业40家全部毁灭。
  被烧毁的医院有:除湘雅医院外的所有医院均被烧毁。
  另外,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
关键词: 文夕大火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