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五十六个民族 > 【拉祜族】拉祜族服饰 拉祜族民歌

拉祜族

浅草 2016-06-01
\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有自已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这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创办了炼铁、农机、采矿等,其中澜沧铅矿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业。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有春节、火把节和新米节等。
  忌讳有:正月初一这一天,任何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男女客人,即使是夫妇,借宿时也不能同住一室;不许打骂狗,禁止杀狗,忌食狗肉。
  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在制作包谷饭时,先用难舂成碎块,簸去糠皮,后用清水浸泡一夜,淋干后舂细,揉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用竹甑蒸熟成糕状,即可食用。食时可用筷子兆,或用刀城成块,有时还加上糖或蜂蜜,细糯香甜可口。拉祜族的日常菜有最喜欢的是将菜、肉及应加的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苍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句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支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卜的肉,人均一份。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喈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节庆、礼仪食俗  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从秋季开始,拉祜族的男人就开始上山狩猎,准备野味,进入腊月便杀鸡烤肉,除夕晚上舂粑粑,大的粑粑象征太阳和月亮,小的粑粑象征星星和五谷丰登,在农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让它们和主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村寨里宰姓牲,户主都要给各户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民间有不见牲血不吃肉之说。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轻人都要背葫芦或抬竹筒,到山泉去抢新水,然后便开始正式过年,喝酒唱歌。一般过年都由初一到初五;初九到十一为小年。据说过小年是专为那些在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赶回家乡的亲人预备的,因而小年的活动内容基本与大年相同。大年初一不准外族进寨,进寨住在家里的客人也不准走。有的拉祜族过年、节时,要杀猪宰羊或全寨合在一起杀牛、置酒、打粑粑。在过尝新节时,男女分别在稻田和包谷地里选一些颗粒饱满、成熟较早的稻穗和包谷做新米饭, 并以鲜菜瓜果、杀猪煮酒,邀舅舅、叔伯和亲友共同聚餐。若有客至,都要敬酒献茶。献茶时,一般第一碗主人喝,第二碗敬客人,以表示真诚,茶水中无毒,让客人放心。拉祜族青年男女婚恋和社交比较自由。婚嫁的当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猪,男方要把猪头送到女方家,然后破成丙两半,一半仍要带回;女方家的猪头也是如此,以表示骨肉至亲、“新婚和合”。在重要的节日和社交场合,也有送猪头的习惯。
  祭祀食俗  拉祜族过去信仰原始宗教和大乘佛教,每逢节日或过年,家家都要赕佛和敬祖。在各种祭祀,届时要洗澡、换衣,在专人指挥的“三鸣炮”仪式献祭品鱼后把祭吕分到各户,以保证各家各户都能得到“福分”。在镇沅、新平一带的拉祜族苦聪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要过年节,要由家里主事人提着鸡到自家田里用石头搭一石台,上面铺上松毛(即松树叶),插上麻栎树的叶子,再架一个小梯子,然后杀鸡,以鸡血淋石台的四周,念完祈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祭词后,摘一些成熟的俗穗,连鸡带回,作为当天过节的食品。晚上还要杀鸡,将3只鸡的翅膀、酒、新谷及香等祭祀谷神。
  典型食品主要有:松鼠干巴、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关键词: 拉祜族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