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类 > 世界历史之谜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第二部分]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第二部分]

2015-03-20

第二部分:后宫夏桀王的爱妃喜是“间谍”吗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国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有人说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在与入侵的夏朝作战时战败。作为战败国,有施国将国中最美的美人喜送给了夏桀。据明代钟惺的《夏商演义》中说,喜是山东蒙山国君施独的女儿,其父母想把她进献给夏桀来实施复仇计划。

美貌绝伦的喜,常常像男子一样佩剑戴冠,具有深不可测的多变性格。来到夏朝后,好色的夏桀很快就为其神魂颠倒,终日饮酒作乐。外间击鼓奏事甚多而桀却罢朝。诸臣免朝,国事尽托太师。他整天抱着喜对其言听计从,昏乱失道。但国力不强的有施国,尚无能力打败夏国。此时,强大起来的商国也派来一位名叫伊尹的间谍。伊尹是商国的一名厨师,商汤非常赏识他的有智有谋,因此派他去夏朝从事间谍活动。为了不让夏桀怀疑,汤施用了苦肉计,亲自追射伊尹,以示伊尹有罪逃亡。果然,夏桀非常信任伊尹。伊尹的真实意图被喜知道后,与他配合行动。喜主要从事破坏和离间活动,刺探夏的机密,调查中原地形;及时通风报信则是伊尹的任务。喜在取夏的时机成熟后,又让伊尹向商和各诸国传播谣言,说夏桀曾做了这样一个梦,梦见西方和东方都出现了一个太阳,两个太阳搏斗,东方的太阳战胜了西方的太阳。

东方的太阳代表的就是位于夏的东边的商朝。迷信的商朝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于是,大肆宣扬,最后率领诸侯消灭了夏朝。

在商灭亡夏朝的过程中,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她不但没有受到赏赐,反而连同夏桀一道被流放到南巢。可能是汤怕自己受不住过于妖艳的喜的诱惑而走夏桀的老路吧。

 

第二部分:后宫汉武帝后宫巫蛊之乱新探

在中国古代史上,秦皇汉武被相提并论。汉武帝一生大有作为,但在他在位时又上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致使皇后、太子、丞相和无数大臣都成为巫蛊的牺牲品,史称“巫蛊之乱”,它成为汉武帝一生洗不清的污点。

公孙贺是当时汉朝丞相。为了替儿子赎罪,他答应为汉武帝捉拿阳陵大盗朱安世。朱安世被捉后,为了报复,向汉武帝写了一封揭发公孙贺的信,朱安世在信中写出了公孙贺的种种罪行,甚至说公孙贺密谋要取代皇上;在皇上经常出入的甘泉宫路下埋下木偶,巫蛊皇上。很快,这封信便转到武帝刘彻手中。

本性猜忌多疑的刘彻看了这封信,雷霆震怒之下下令火速查究,查究的大事自然由江充负责。江充派手下罗织罪名,趁机把公孙贺的人马一网打尽。公孙贺与敬声一同被捕入狱,严刑拷打,蔓引牵连,使得很多人无端获罪。最终,公孙贺父子惨死狱中。江充还不过瘾,还要灭公孙贺全家,甚至皇后的姐姐卫君儒也未能幸免。

这一巫蛊案使武帝更加疑神疑鬼,总怀疑有人用巫蛊术来暗害他。因此,这种迷信猜忌之心又被江充利用了。江充除去了公孙贺后,把矛头指向别的手握重权的皇亲国戚。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的儿子长平侯卫伉也都受到牵连,并全部被杀。江充非常得意,又把仇恨的利剑指向曾得罪过自己的太子刘据。

一天,武帝神思恍惚,隐隐约约看到几千个木人,手拿着兵器,凶神恶煞般向他袭来。他惊醒后,觉得浑身酸软,毫无力气,锐气精力荡然无存。此后的刘彻,精气散逸,身体一天不及一天。武帝认为此乃巫蛊所致,命江充从速查实。

江充和心腹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率领大量爪牙进入后宫,对每一个宫都掘地三尺,搜查木偶,甚至武帝御座下的地面也被挖掘了。太子东宫和皇后中宫,也要挖地三尺。

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恼怒万分,但有圣旨在,太子、皇后也只能听之任之。江充分部挖完之后,奏报刘彻,声称在东宫和中宫挖出的木偶为数最多,并且每个木偶身上都写了许多咒语,诅咒武帝,言辞不堪入目。武帝刘彻龙颜大怒,可仔细想想又不至于此,便召太子入宫,想要问个究竟。

太子得知自己被江充诬告,非常恐惧。刘据清楚武帝偏信江充,打算出城面见父皇,解释清楚。他又有些畏惧,惟恐刘彻不问是非曲直,就置自己于死地。

刘据真的无计可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采用了少傅石德的计策,派人佯称天子使者,收捕江充,一举把江充及其死党杀死。

江充被杀死后的当天夜里,太子派心腹假称天子使者,进入皇后居住的未央宫,告知皇后大祸临头,情况危急万分。刘据调用皇后御厩车马、射士,私自派人打开长乐宫中贮备武器的仓库,紧急调用长乐宫卫士,大肆搜捕江充党羽。京师长安乌烟瘴气,宫中血雨腥风,一时天下大乱。

太子刘据最终战败,带着残兵败将逃出京城长安。丞相刘屈耗率军占领京师后,把这次叛乱的主谋全部缉拿,众多的太子宾客和太子少傅石德以及太子家小全部被杀。皇后卫子夫感到脱不了干系,也自杀身亡。

不久太子的行踪被发现,太子被迫自缢而死。

太子刘据全家死亡殆尽,但武帝想不通,依然派人调查此事。一年后,此事才真相大白。太子真的是无辜,皇后也是冤死,这纯粹是由佞臣江充策划的一场宫廷巫蛊冤案。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的这些巫蛊案使两位太后被杀,两位丞相被腰斩,太子刘据和两位公主、皇孙罹难,加牵连的人前后超过10万人,晚年时汉武帝已感到巫蛊术的危害,了解到太子被巫蛊所害,遂诛灭江充家族,继而筑“思子台”,并在太子蒙难处筑“归来望思台”。武帝在思子台上老泪纵横,品尝自己一手酿成的苦果。

 

第二部分:后宫北朝众帝后出家之谜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奇怪的现象。那么,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呢?

有人从我国的佛教传说来分析,用帝后佞佛来解释它,认为这是媚佛、迷信佛的结果。

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先始于洛阳。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得到了初步的传播,西晋十六朝时期得以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在北魏时达到鼎盛。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由于门阀世族的推崇,进一步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扶植和推广,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再加上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之说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因而南北朝历代的统治者,包括皇帝、贵族和世族官僚都信奉佛教,天竺(印度)僧人佛图澄、鸠摩罗什先后被北朝后赵石勒、石虎和前秦苻坚尊为国师。南朝的梁武帝更是一个信奉佛教的虔诚教徒,他曾把佛教定为国教,前后4次出家为僧,迫使朝廷和众大臣出巨资为他赎身。北朝也是如此,以北魏来看,各位帝王都崇尚佛法。根据史书的记载,北魏时的15位皇帝(连同西魏),都倡导佛法并且大兴译经、造寺及刻像之事。文明皇太后冯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若干氏及西魏文皇后乙佛氏都在长安出家为尼。在当时,洛阳城里的西域僧人有3000人之多。宣武帝下令建造的永明寺有一时期曾居住外国沙门达3000余人。当时的文人学士,也大多崇尚佛法,这就致使寺庙僧人的发展极为迅速。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对佛教的盲目信奉,才导致了北朝时17位帝后出宫为尼。

然而,另外一些人从北朝17位帝后为尼的背景出发,仔细加以比较,得出了另一种结论,认为佞佛并不是帝后出家的真正原因,以为这些帝后出家为尼的真正原因包括:一是健康的缘故,寺庵的环境有利于染病在身的帝后的康复;其次是有的帝后在争宠的角逐中,由于失宠而被逐出宫为尼;再次是因皇位更迭或王朝易代而沦为牺牲品的,对这些失败的帝后来说,入尼庵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去处;第四类是幼主嗣位后两宫争权的失败者;最后则是入寺寻求政治避难的。

另外有一些人则认为应该从当时寺院经济的特殊地位来探讨分析这么多帝后出宫为尼的根本原因。北朝中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扶持,寺院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僧尼的人数骤增。佛寺已经遍及全国各地,这其中的不少佛寺是由统治者出资修建的。这些皇帝修建的寺庵,大都富丽堂皇,以收容帝后为尼最多的瑶光寺为例,此寺还有大量的宫女供帝后妃役使。这些寺院都占有相当多的土地和大量的劳动力,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寺院经济和特殊的僧侣地主阶层。寺院都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不经营生产,通过出租或役使依附农民,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等。剥削广大的劳动人民,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范缜在《神灭论》中说:人倾尽家财去拜佛求僧,然而那些粮食却被无所事事的众僧吃掉了。大量钱财都流进了寺院,社会上到处都是坏人,但却没有人去制止,人们还都在称颂“阿弥陀佛”。因此可以看出,这些寺院其实是供帝后享乐的另一处别宫,在实际的物质生活上与宫中并无差别。因此,这些人认为,在当时,寺院的特殊地位才是帝后出宫为尼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不论这些帝后出宫为尼的真正原因如何,都只是让人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徒增几声感叹而已。

 

第二部分:后宫武则天后宫面首知多少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自取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身世并不显耀。公元689年(唐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则天下诏改用周历,改诏为制。公元690年(武周天授元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登基,改国号为周,改年号为天授,自称圣神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女皇帝。人们说到皇帝,常常会首先想到“三宫六院”、“佳丽三千”。那么作为女皇帝是否也需要“三宫六院”、“俊男三千”呢?据资料记载,武则天称皇帝后,后宫养了很多面首,面首就是供武则天享乐用的漂亮男人。其中武则天较为宠幸的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沈南谬、薛怀义等。但风流的武皇一旦有了性自由以后,她是不可能只拥有几位面首就满足的。她开始大胆放纵自己,嗜欲无度,通过各种渠道为自己搜罗面首,那么武则天究竟有多少面首呢?

史书称武则天有面首三千,可与男性皇帝匹敌。但这种说法的传说成分较多,不可轻信。不过,我们可以从武则天通过种种手段来搜罗面首的有关记载中来推断武则天究竟拥有多少面首。

武则天面首的来源有很多渠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太平公主所献。常言道:“饱暖思淫欲。”平民百姓尚且如此,何况有帝王之尊且永不服输的武后呢?她认为历代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难道女人就应该从一而终吗?长长黑夜,孤寂一人,这哪里像个女皇呢?于是她为自己平反,广选“妃嫔”,当然这些“妃嫔”都是一些高大英俊的男人。武氏大权在握,至高无上,文武百宫无一敢抗命。一些朝廷大臣为讨好女皇,自荐为武氏广择“美男”,如挑选美女一样,挑选貌美体健的男子,结果被选入宫中的,个个貌比潘安。然而选嫔妃有姿色就够了,但作为面首,光有英俊的外表是不够的。武后虽年过花甲,但养生有道,再加脂粉钗环,真是姿色不减当年,但人的生理变化是不能够改变的。绣帏之间,武后不能够随心所欲,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可怜那班徒有其表的俊男儿,进宫不出三五天就被侍卫捆了手脚,扔在御苑中的万生池中,喂了蛇蝎。作为武后的女儿,太平公主独具慧眼,一眼看穿母后的苦楚,于是亲自出马,以身试验,终于物色到难得的“宝物”,送于母后,真是雪中送炭,大解武后之饥渴,真是知母莫若女。张易之、张昌宗、沈南谬、僧惠范这些以“阳道壮伟”而受武则天宠爱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经过太平公主亲自体验、细心挑选的。唐朝享乐事件中,母女共用一男,大家共享,也成为时尚。还有就是那些自我感觉很好的男子向女皇“毛遂自荐”。据《旧唐书》载,柳良宾是由自己的父亲推荐的,同时被荐的有侯祥云,“子良宾洁自美须眉;左监门卫长吏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奉宸内供奉”。除了自己的女儿推荐、官僚推荐、男宠自荐,武则天还经常密派宫廷内的官员到民间秘密搜罗。据说当时宫中女才人上官婉儿就曾接受过这样的任务。上官婉儿出发前,武则天还就如何挑选男子向她面授机宜:男子鼻子大、隆直,必阳道壮伟。经过这众多途径,武则天的后宫自然“面首三千”了,为了对这些面首加以管理,公元698年,则天女皇成立了控鹤监。控鹤监是则天朝所独设的一种机构,它的设立,大概是与则天女皇的崇道思想有关。公元699年初月,则天女皇又设控鹤监丞、主祭官;到了公元700年初,则天女皇又将控鹤监改为奉震府,由张易之、昌宗二兄弟管理,俨然与过去“三宫六院”无异,张氏兄弟就像是东西宫的“皇后”、“贵妃”。

由上可见,说武则天“面首三千”虽无实据,但她的面首肯定很多是不会错的。

 

第二部分:后宫上官婉儿为何不记武则天灭族之仇

上官婉儿是一代才女。在唐高宗时,上官婉儿一家被武则天抄没,然而上官婉儿一心服侍武则天,她为何就不记武则天的灭族之恨呢?

据说婉儿尚在母腹中时,其母梦中见大秤一杆,于是请教相士,相士掐指一算,惊呼:“此子日后当称量天下。”待到婉儿出生,竟是一个女孩,大家都很失望,说相术骗人,无非为钱财而已,也就不再在意。等到婉儿祖父上官仪被武后杀害后,童年的婉儿与母亲郑氏被没入宫中为奴,本以为会暗无天日,可是等婉儿长成,她的才华开始在宫中显露出来。她博古通今,诗词文章犹为出色,甚至书法、数术、弈棋等无所不精。她的才名很快传到了武后的耳中并召见了她。当场面试时,小婉儿聪明伶俐,从容不迫,一挥而就,写了一首七言诗,其文辞精美,比起朝廷大臣们的腐儒酸调,可谓天上人间。尽管诗的字里行间不时透出对武则天的愤恨之情,可武则天并不计较,并感叹道:“此女才智非凡,赛过须眉!”随后,她命上官婉儿离开掖庭,到她身边来当秘书。上官婉儿接到诏命,心里非常复杂,这个权力至上的女人,曾是杀死自己家人的仇人,害得自己和母亲沦落为奴,现在,她又要将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委以重任,而且是随侍身边的贴身秘书,憎恨、感激、恐惧各种滋味涌上心头,烦恼无比。但是一个月以后,她就成了武后最信任的贴身女官。武后讨厌批阅表奏,起草诏命,便把这些事都给婉儿处理,由此也正应了“称量天下”的预言。朝廷大臣们也竞相奔走其门下。从此,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由仇视慢慢转为拥护。到中宗李显即位,上官婉儿更是大被信任,中宗被婉儿的才貌所迷,便将婉儿召幸,册封为婕妤,封其母郑氏为讳国夫人。

但此时婉儿并不高兴。因嫌中宗懦弱无能,在武后晚年时,她开始与武三思私通,并在诏命封旨上推举武氏,抑制唐中宗。此时的上官婉儿已变得心机重重,她为了讨好皇后韦氏,将武三思让给了韦氏。

景云元年,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中宗年仅16岁的幼子李重茂为帝,韦后称太后,临朝听政,并派上官婉儿商请太平公主,想得到她的帮助。此事未果以后,韦后自当朝政,后来还想杀少帝李重茂和相王李旦,此事被相王第三子李隆基得知,他与太平公主合谋,联络羽林军冲入皇宫杀死韦后和安乐公主。李隆基后来诛其逆党时,上官婉儿受此牵连被杀了。“称量天下”的一代才女从此香消玉殒。

 

第二部分:后宫杨贵妃未被立为皇后之谜

杨贵妃,名玉环,号太真,弘农华阳(今陕西华阳东)人。杨玉环出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没有衣食柴米之虞,可以无忧无虑地抚琴吟唱,尽情歌舞,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杨玉环天生丽质,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为博得她的欢心,唐玄宗对其要求千方百计地加以满足,不仅让她享尽荣华,连她的家人也都地位显赫,真可谓“一人得道,仙及鸡犬”。

但是为什么如此宠爱她的唐玄宗,只封她为贵妃,而不册封她为皇后呢?这一点比较奇怪,而且皇后的位子已虚悬多年了。而杨贵妃又为什么不恃宠向唐玄宗提出册立皇后的要求呢?

对此,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唐玄宗看中的是自己儿子寿王瑁的妃子,唐玄宗为得到她,先让她做了一段时间的女道士,但毕竟是公公娶媳妇。在重视礼制的封建社会,这种败坏伦常的妇女哪有资格做“母仪天下”的皇后呢?唐玄宗不能封,杨也不好提。因而直到死,杨贵妃也未被立为皇后。

但也有学者持异议,认为这是宋朝以后的看法,思想较开放的唐朝并没有这种伦常观念,它的婚姻关系也比较自由随便。唐高宗李治便以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为皇后,他这是“儿子娶后娘”。儿子能娶后娘,公公当然也可以娶儿媳妇了。所以以上说法是不成立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唐玄宗之所以不封杨贵妃为皇后,是从寿王身上考虑的。杨贵妃被夺走,给寿王留下了感情上的创伤,同时也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再加上杨贵妃长期没有生子,皇后的位子很长时间没有人选,一旦发生重大变动,很可能引发宫廷政变,因而,考虑到多种因素,唐玄宗在过完61岁大寿的时候,就将册立杨玉环的诏书公布天下,立其为妃,而不是册立其为皇后。

尽管杨贵妃未被立为皇后,但宫中称她为“娘子”,礼仪与皇后相同。以其当时的地位来看,实际就是六宫之主,对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妃来说,恐怕立不立皇后都是一样的。

 

第二部分:后宫杨贵妃真的被缢死了吗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后只得下令。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

也有人认为,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这可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诗句,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

一些人称,杨贵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实际上是吞金而死。这种说法只出现在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刘禹锡诗中有段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此诗来看,杨玉环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新奇,因而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提出质疑。陈氏怀疑刘禹锡听作《马嵬行》一诗,是流于“里中儿”,所以会有很多说法。可是,陈氏也没有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中儿”才一传十,十传百。

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驿,只是被贬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本人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蕴含着另一种意思。假设以“长恨”为篇名,写到马嵬就不写了,何苦还要在后面假设个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从而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当时军中正乱,贵妃不明去向,只有金银散落一地。诗中详细说明了唐玄宗“救不得”之因,因此正史所载的赐贵妃一死,当然绝不会有。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了起来。白居易《长恨歌》说玄宗回长安后要为杨贵妃重造陵墓,结果是“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了贵妃也许是被人救出。令人深思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恐怕后人不明其故,所以重点突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知”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是暗示杨贵妃没有在马嵬驿死去。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五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当时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为贵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

但其生死情况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难解。

 

第二部分:后宫明代“壬寅宫变”之谜

自古以来,防备森严的地方不是监狱,而是皇宫。皇帝为防人行刺,日日夜夜命人巡逻守卫。明朝也不例外。

明朝皇帝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嫔们也只是按次序进御,除非皇帝允许久住,否则当夜就要离开。

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上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上睡在哪里,谁也不能知道。这种设置使皇上的安全大大加强了。然而,谁又能防备那些守在他身边的宫女呢?

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壬寅宫变”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当时史料曾有如下记载: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十几个宫女决定趁朱厚熟睡时把他勒死。先是杨玉香把一条粗绳递给苏川药,这条粗绳是用从仪仗上取下来的丝花绳搓成的,川药又将拴绳套递给杨金英。邢翠莲把黄绫抹布递给姚淑皋,姚淑皋蒙住朱厚的脸,紧紧地掐住他的脖子。邢翠莲按住他的前胸,王槐香按住他的上身,苏川药和关梅秀分把左右手。刘妙莲、陈菊花分别按着两腿。待杨金英拴上绳套,姚淑皋和关梅秀两人便用力去拉绳套。眼看她们就要得手,绳套却被杨金英拴成了死结,最终才没有将这位万岁爷送上绝路。宫女张金莲见势不好,连忙跑出去报告方皇后。前来解救的方皇后也被姚淑皋打了一拳。王秀兰叫陈菊花吹灭灯,后来又被总牌陈芙蓉点上了,徐秋花、郑金香又把灯扑灭。这时管事的被陈芙蓉叫来了,这些宫女才被捉住。朱厚虽没有被勒断气,但由于惊吓过度,一直昏迷着,好久才醒来。

事后,司礼监对她们进行了多次的严刑拷打,对她们逼供,但供招均与杨金英相同。最终司礼监得出:“杨金英等同谋弑逆。张金莲、徐秋花等将灯扑灭,都参与其中,一并处罚。”

从司礼监的题本中可知,朱厚后来下了道圣旨:“这群逆婢,并曹氏、王氏合谋弑于卧所,凶恶悖乱,罪及当死,你们既已打问明白,不分首从,都依律凌迟处死。其族属,如参与其中,逐一查出,着锦衣卫拿送法司,依律处决,没收其财产,收入国库。陈芙蓉虽系逆婢,阻拦免究。钦此钦遵。”邢部等衙门领了皇命,就赶紧去执行了。有个回奏,记录了后来的回执情况:“臣等奉了圣旨,随即会同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陈寅等,捆绑案犯赴市曹,依律将其一一凌迟处死,尸枭首示众,并将黄花绳黄绫抹布封收官库。然后继续捉拿各犯亲属,到时均依法处决。”圣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谁呢?据人考证,她们是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据这道圣旨得出结论,是曹氏、王氏指使发动了这场宫廷政变。

司礼监题本中记录了杨金英的口供:“本月十九日的东梢间里有王、曹侍长(可能指宁嫔王氏、端妃曹氏),在点灯时分商说:‘咱们快下手吧,否则就死在手里了(手字前可能漏一个‘他’字,指朱厚,或有意避讳)。’”有些人便以这一记载作为主谋是曹氏、王氏的证据。

然而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如果主谋是曹氏和王氏,那么史料上应该记载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的情况,而在以上所述的行刑过程当中,却从未见到过对曹氏和王氏的处置的描述,因此主谋是谁尚不能断定。

“深闺燕闲,不过衔昭阳日影之怨”,是明末历史家谈迁对此案的看法,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此成为又一桩宫闱之谜。

 

第二部分:后宫究竟是谁制造了“梃击之案”

明朝万历末期至天启初年,发生了轰动朝野的三大案,分别为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些案子都与皇帝后宫有关。万历帝于10岁时即位,到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去世,在位49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在位时,“梃击之案”首先发生。

万历帝非常宠爱郑贵妃,也十分宠爱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这本来都是小事,但皇帝的偏爱却逐渐发展成为令朝廷上下不安的大问题,即所谓的“国本”之争。因为按照传统,册立太子应遵循立长或立嫡的原则,而郑贵妃之子不是长子,按道理是不能被立为太子的。

神宗没有嫡子,而恭妃王氏所生长子朱常洛又一直受冷遇。万历皇帝一直拖延着,迟迟不册立太子,他还表示要把三个儿子同日封王,以示自己同等视之。由于大臣们的一再催促,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十月,神宗才正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则被封为福王。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发生了梃击案,梃击的目标直指太子。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日,有一个名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枣木棍(即木梃),不由分说地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击伤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被打中的人的呼喝声、号救声,连成一片。多亏内官(宫中小臣)朝本用反应比较快,眼疾手快地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这时的东宫警备不严,内廷的太监们往往托病离去,侍卫人员也只有几个,所以就发生了张差梃击事件,也就是“梃击之案”。

张差被捆缚到东华门守卫处,收禁起来。次日,皇太子据实报给神宗,神宗命法司(掌司法刑狱的官衙门)提审问罪。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按律当场审讯。可是,张差没说上几句话,就开始颠三倒四,像一个疯子。御史再三诱供,可张差总是胡言乱语,什么吃斋,什么讨封,问答了数小时,也没有将实情供出,惹得审判官不耐烦,只好退堂,把他交给了刑部定论。交到刑部后,由郎中胡士相等人重新提审,结果也是同前审一样,毫无结果。刑部主事王之认为其中必有隐情,说张差肯定不疯不狂,而是有心计有胆量。最后张差扛不住了,供认自己是红封教的成员。在当时,秘密结社盛行。红封教是北京附近地区白莲教的一支,马三道、李守才为教主,都住在蓟州地方的井儿峪。张差招供说自己是受郑贵妃宫中的太监庞保、刘成的指使而打入慈庆宫的,事成之后,他们答应给张差30亩地。参与此事的还有张差的姐夫孔道。消息传开后,朝野内外开始议论纷纷,都怀疑郑贵妃想要谋杀太子,以便扶立福王。

事情发生后,太子和郑贵妃先后赶来见明神宗。太子常洛气愤地说:“张差做的事,一定有人主使!”郑贵妃光着脚走来,对天发誓,然后撒起泼来,嘴里唠叨着说:“奴家若做此事,全家甘受千刀万剐!”神宗看到双方如此对立,拍案而起,指着贵妃说:“群情激怒,朕也不便解脱,你自去求太子吧!”朱常洛看到父亲生气,又听出话中有音,只得将态度缓和,并说:“这件事只要张差一人承担便可结案,请速令法律部门办理,不能再株连其他人。”神宗听后,顿时眉开眼笑,频频点头,说道:“还是太子说的对”。于是,一场家务案,就这样在明神宗的导演下降下了帷幕。

后人重新研究此案时,都认为是郑贵妃主使了此事。近来却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在郑贵妃与太子双方已经明确对立的情况下,郑贵妃不可能鲁莽地做出这种事来。这样会让大家明显地把矛头指向自己,而如果郑贵妃真想谋害太子的话,不会仅仅派一人持棍去闯防备森严的太子宫殿,因而得出的结论是:太子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自编自演了一出“苦肉计”,以便让人们将怀疑的视线投向郑贵妃,以便彻底将其铲除。只是因为皇帝的干预,太子才没有得逞。当然,这种说法也只是一家之言,因为也无确凿的证据。

 

第二部分:后宫孝庄太后为何下嫁夫弟多尔衮

1644年,皇太极驾崩。一场激烈的皇位之争展开了。有实力的竞争者有三个人: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第九子福临。其中豪格和多尔衮都是拥有实力的亲王,得到八旗部队中半数的支持。这时福临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看中了两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的辈份和威望具有能够左右大局的力量,便紧紧拉住代善,使两红旗长支持福临。然后又将镶蓝旗拉至麾下。最后,使多尔衮改变初衷,拥戴福临。幼主福临即位后,多尔衮把持国柄,成为摄政王。

《清朝野史大观》这样记载:多尔衮还以顺治的名义向天下颁布诏书:皇叔摄政王现在是单身,他的身份、地位和相貌,皆为国中第一人,太后非常愿意放弃自己的地位嫁给他。因此“太后下嫁”之说自明末清初即已流传,清末排满时重又复炽。

至于太后下嫁皇叔多尔衮,一直以来,史学界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根本就不承认此事;有的说这件事是千真万确,也是符合满族传统的。满族入关前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迅速过渡,但还保留着兄死则妻其嫂等遗俗,而且博尔济吉特氏既然要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谋皇位,扩大政治势力是其必由之路,因此用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还是符合情理的。至于下嫁时的规模怎么样,有没有向天下颁发诏书,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一些颇具历史价值的史书确切地记载了这件事。清蒋良骐在《东华录》中记载说,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来到皇宫内院”。假如太后没有嫁给他,假如他没有以皇父的身份对待顺治帝,那么,他经常出入内院,恐怕是皇室宗亲所不能答应的。而且,多尔衮死后,朝廷破格追封他为诚敬义皇帝。

朝鲜《李朝实录》对此事也有记载。书中说,顺治六年二月,清廷曾派使臣到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李从见国书中将多尔衮称为皇父摄政王,便问道:“贵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的称法,这是什么意思?”使臣回答:“去掉‘叔’字,是朝中可喜可贺的事啊。他和皇帝就成了一家人。”

《清圣祖实录》记载说,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得了重病,即将死去时,孝庄文皇后对康熙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放在那里已很长时间了,不可因为我而去打扰太宗皇帝的安息。我迷恋你父皇、皇父及你,不忍远去,所以在附近选一块地安葬了就行了。这样,我也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满清讲究帝后合葬,显然,孝庄文皇后是觉得下嫁皇叔多尔衮,愧对太宗,于是就借口说不愿葬得太远,单独就近安葬。孝庄文皇后的要求不合情理,但作为孙子的康熙是亲耳听到孝庄文皇后的遗言的,当然得遵守,于是他把孝庄的灵柩停放在东陵。到了雍正继承皇位时,才将灵柩葬入东陵地宫。

南明弘光政权的兵部尚书张煌言在《建州宫词》中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实:“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事在当时很可能是尽人皆知的,否则,张煌言也不会这样撰写。四川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着一部《皇父摄政起居注》,注后有刘文兴写的跋。跋称:清宣统初年,内阁库坦妃,家君刘启瑞当时是阁读,奉命检阅库藏,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于是,这件事便在整个朝野传开了。

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明清史大师孟森著《太后下嫁考实》,力辩此事全无。也有学者认为张煌言诗,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确证。其诗系远道之传闻,故国之口语,诗非信史,不足为凭。而蒋氏《东华录》所记“皇父”,是清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或是清世祖封多尔衮为“皇叔父”后以其定鼎功勋显著,无可进爵,乃以“皇父”为封。“皇父”之于皇帝仍为臣下。而满族旧俗有直呼尊者为父之例,多尔衮前封“皇叔父摄政王”,满文直译为“汗(君)的叔父父王”,因此这并不表明多尔衮为福临的皇父。

综上所述,“下嫁”是否确有其事,目前难以作出定论,只待新的材料发现和新的研究工作展开,才能解开个中之谜。

 

第二部分:后宫董鄂妃身世之谜

清初皇帝顺治是历史上有名的多情种子,他爱美人不爱江山,在自己钟爱的妃子去世后,开始万念俱灰。据民间传说,顺治因董鄂妃去世心灰意冷,遁入空门。而董鄂妃究竟是何人呢?是顺治以一般途径纳入宫中的妃子,还是另有来历?

据汤若望回忆录记载,顺治皇帝狂热地爱上了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并在这位军人斥责他夫人时,打了此军人一个耳光,于是这位军人因愤致死,或自杀而死。皇帝于是把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并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产下一子,皇帝本预备立他为将来的皇太子。但是这位皇子竟于数星期之后死去,其母不久亦去逝。这与《御制董妃行状》中说董妃“后于酉冬生荣亲王,未几王薨”的记载相合。于是有人推测董鄂妃实为这位军人之妻。

不过,谁是那个军人,为什么他的夫人在宫禁中竟能自由出入,实是耐人寻味。从其夫人与皇帝的亲近情形看,必为近臣。有人于是开始猜测上述军人即是顺治之弟太宗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即襄亲王。此人卒于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七月初三日,终年16岁。董鄂妃于同年八月间在其18岁时即被册封为贤妃,从时间上推测,正好27天的服制刚满。

对董鄂妃进宫时情形,当时诸种史书均没有作过详细的记载,仅仅有顺治在挽词中说她在18岁时,以其德优而被选入宫中。可是选秀制度规定,超过17岁的女子就没有权利参加选秀了。董鄂氏若18岁时才去应选,别说“以德选入掖庭”,就是和众“合例女子”竞争而进宫做侍女的可能性都很小。那时选秀的合适年龄一般在13岁至16岁之间,若把初选、复选、择配、成婚和与襄亲王一起过日子的时间等因素考虑在内,董鄂妃参加选秀的年龄应在15岁左右,也就是顺治十年前后。董鄂氏进宫后没多长时间,顺治便将其赐为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

清初有各宗室及亲郡王命妇轮番入侍后妃制度,作为襄亲王妻子的董鄂氏,当然有进宫的姿格。长时间周旋于内宫,这样自然而然就有机会与皇帝交往。顺治十一年四月,孝庄太后觉察到儿子与弟媳之间有不正当的勾结,赶忙命令停止命妇入侍后妃之例,说以前根本没有此定制,应“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这似乎就是针对顺治与董鄂氏的不正当关系而言。

襄亲王与顺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董鄂氏却是襄亲王的妻子。顺治这种强占弟媳的可恶行为当然不但有辱国体、宗门和家法,更严重的是恶化了满蒙贵族的政治关系,因此孝庄太后当然要竭力反对。首先,她废弃了亲王郡王命妇入侍后妃的旧例,以便不让儿子和董鄂氏继续来往,接着册立孔四贞为东宫,想使顺治转而宠幸孔四贞,可是她所做的一切均没有效果。顺治为了得到弟媳,逼死胞弟,夺占弟媳。对于顺治的种种行为,孝庄太后在无可忍耐时终于亮出“杀手锏”,将董鄂妃除去,也因此导致了顺治出家的闹剧。

以上说法只是一些人的推测而已,在民间,关于董鄂妃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董鄂妃即为明清之际江南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姓董名白,字青莲,又字小宛,她在19岁时嫁给了当时有名的才子冒襄,冒襄的《影梅庵忆语》记载了董小宛的生平,《忆语》中追述她的生平时不吝笔墨,但对小宛生病及丧葬等事却语焉不详。冒襄写道“到底不谐,今日验兑。”似乎董小宛不是病死,病死应作悼亡之辞,而不至于生出“不谐”之叹。于是有人推测说冒襄以小宛被掳之日作为祭辰,托言小宛已死,实则被掳入宫,赐姓董鄂,晋封贵妃了。

到底董鄂妃是顺治弟媳,还是民间传说之董小宛,尚无人作出肯定的结论,董鄂妃的来历与顺治是否出家一样,成为千古之谜。

 

第二部分:后宫香妃是否实有其人

有关香妃的传奇故事,经过多年的讲述以及世人的发挥,渐渐地完整了,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就在香妃传说被传得沸沸扬扬时,著名的史学专家孟森教授于1937年经过考查,得出香妃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的结论。但因为出示的证据不够充分,与传说中的香妃形象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人们对此事也是半信半疑。直到1979年10月,遵化清东陵文物保管所人员偶然来到了容妃的地宫。其中出土一批残碎物品,考证这批物品,并和传世的史料相对照,可以证实孟森教授所说的“香妃就是容妃”的结论是正确的。

然而,现实中的香妃是怎样的呢?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九月十五日,容妃出生于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教祖玛木特素甫的后裔家里,世代居住在叶尔羌,其族称和卓,因此称为和卓氏。由于对容妃童年、少年时代没有详细的记载,因此关于她在这一阶段的情况世人并不了解。史书记载,和卓家族经受了种种灾难。她的父亲阿里和卓曾带着家人在伊犁流浪,为准噶尔汗开垦荒地、放牧。容妃来到这个世间的时候,她的家族正处于苦难之中,她就在别人的屋檐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

就在容妃16岁那年,准噶尔部落爆发了争夺汗位的内讧。乾隆帝派部队到准噶尔,把准部内讧问题解决之后,南疆由于失去教主统领,内部即将爆发战争。乾隆帝决定用宗教维持民心,让和卓家庭继承教主地位,这样情况才算有所缓和。容妃一家虽然还是住在伊犁,但与霍集占共同管理穆斯林,地位提高了。这一年容妃21岁。她与霍集占事实上是远亲也就是堂兄妹,并不是传说中的香妃与霍集占是夫妻。

和卓家族重建家园后,霍集占煽动他的哥哥博罗尼都背叛清廷。兄弟俩称大、小和卓,传檄南疆各城主,发起了所谓“圣战”。一时间,南疆硝烟滚滚,大有席卷中原之势。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35年),弘历下令伊犁将军兆惠率兵抵达南疆。由于急于攻城而冒险前进,差一点就全军覆没,多亏容妃叔父额色伊、哥哥图尔都包抄霍集占后路,兆惠才得以逃脱。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36年)八月,平定了南疆叛乱,战报报到京师,弘历非常高兴,让有功人员进京觐见。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37年)二月初,容妃和她的六叔帕尔萨、侄子巴巴和卓最后一批来到京城,同叔叔、哥哥在新建的回子营中共同生活。按理说,乾隆帝也会召见有功于清室的和卓家族的最后一批客人。不晓得是因为容妃长得太迷人了,还是因为有政治目的,总之,乾隆帝见过容妃后就决定将她接入宫中。攀上皇亲,对和卓家族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喜事。

二月初四这一天,容妃穿着回部服装,跨进了庄严神秘的紫禁城内宫。乾隆帝破格封她为和贵人,她成了乾隆帝一生中惟一一位回部妻子。这年,容妃27岁,乾隆帝正好进入“知天命”之年。

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十月开始,史书上又有了有关容妃的事迹。不过非常令人遗憾,这些记载并不是容妃身体健康、安然无恙之类的记述,而是说她重病在身。乾隆五十三年,容妃病逝。死后,以妃礼入葬。她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因而在棺木上特地刻上了《古兰经》的经文。

清朝皇帝的妃嫔本来是满、蒙、汉族都有。弘历有后妃36人,只有一名回妃。《中国野史大观》上记载香妃在宫中身藏匕首,最后遭到太后赐死,与史料不符。容妃死后葬在遵化清东陵的妃子寝园,也是确凿无疑的。传奇性的故事并不能真正代替历史,那么关于香妃的传说是什么人编造的呢?编造这一传奇故事的用意何在?这仍然是未解开的谜。

 

第二部分:后宫东太后慈安死因之谜

在清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及暴卒,实在出人意料。从此,慈安之死成为清宫的一件疑案。

东太后慈安,姓钮祜禄,谥孝贞显皇后,为满洲镶黄旗人,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837年8月12日)出生,其父穆扬阿,曾任广西右江道。咸丰为皇子时,钮祜禄氏就已经是他的侧福晋。由于他的嫡福晋(萨克达氏,后上尊号孝德显皇后)于咸丰即位前已经去世,钮祜禄氏遂于咸丰二年二月(公元1852年3月)被封为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又册立为皇后。1861年11月咸丰帝死后,她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尊号慈安,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众人称她为“东太后”或“老佛爷”,与西太后慈禧相对应。

慈安与慈禧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是位德高望重的好皇后,因此众人痛惜其暴崩,并对其死产生了怀疑。东太后当时45岁,小西太后慈禧两岁,“体气素称强健”(孔孝恩、丁琪著《光绪传》),而当时西太后慈禧正病卧在床。所以听到噩耗,很多朝臣都以为是“西边出事”了,等得知结果后惊诧不已。许多官员提出怀疑,尤其是左宗棠,立即大喊有鬼。翁同的《翁文恭公日记》中记载说:“则昨日(初十日)五方皆在,晨方天麻、胆星,按云类风痫甚重。午刻一按无药,云兴脑混乱,牙紧。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酉刻一方天脉将脱,药不能下,戌刻仙逝云云……呜呼奇哉!”仅12小时便由发病至死,岂不“奇哉”?

 

据说,慈安太后在暴卒的当天还曾经视朝。

而当时枢府王大臣奕、大学士左宗棠、尚书王文韶、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等觐见慈安,都见慈安面无病状,仅是两颊微红,犹如醉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午后,军机诸臣退,内廷忽传孝贞太后驾崩,命枢府诸人速进议,诸大臣惊诧不已。因为以往帝后生病,总是在军机检视之下传御医用药。而此次忽然传太后驾崩之消息,确实非常奇怪。诸臣入至慈安宫,见慈禧坐矮椅,目视慈安小殓,十分镇静地说:“东太后素来健康,怎会突然死去?”语时微泣,诸臣皆顿首慰藉,均不敢问其症状。最后草草办完了丧事。

根据慈禧以上的表现,人们便认为是慈禧毒死了慈安,而且,传说咸丰帝留给慈安一封密诏,要她必要时处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骗下焚毁了密诏,把自己对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毁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对慈安太后暴卒的具体原因至今还存在着争议,除中毒之说外,还有自杀、自然死亡等说。“自杀”说来自《清稗类钞》,书中说:“或曰:孝钦实证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孝贞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大恚,吞鼻烟壶自尽。”《清朝野史大观》里又用“或曰慈禧命太医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亡”来说明慈安为用“错药致死”。

不管是“毒死一说”还是“自杀”或“错药致死”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慈禧害死了慈安。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慈安为“自然死亡”,徐彻的《慈禧大传》则倾向于“病死”说。首先,作者认为慈安不善理政,例如召见臣子时说的话分量不足,只会询问其身体状况、行程远近等等,所以她根本不会妨碍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慈禧也没必要害死她。

徐彻提出了《翁同日记》中的关于慈安发病的两则记载作为证据。一则是慈安太后26岁时曾经患了“有类肝厥”疾病长达24天,甚至达到“不能言语”之程度。另一则是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十二月初四日,慈安太后“旧疾发作,厥逆半时许”。“厥症”主要表现为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四肢厥冷,轻者昏厥时间较短,重者则会一厥不醒甚至死亡。

但这也只是徐彻的一家之言,至于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只能是作为清宫的疑案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第二部分:后宫珍妃坠井之谜

珍妃,姓他拉氏,满州镶红旗人,才色并茂,颇通文史,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进宫,后晋封为珍妃。光绪帝与珍妃感情甚好,但慈禧与珍妃一直有嫌隙,后因珍妃支持光绪戊戌变法,因此受到慈禧太后怨恨,最后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将珍妃溺死于宁寿宫外的玻璃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等人收拾行装准备逃出紫禁城,珍妃进言说皇上是一国之君,应该留京,太后一怒之下命李莲英将其推入宁寿宫外大井中。

这种说法认为珍妃的死是由于她干预朝政,支持变法,惹怒了慈禧,才使慈禧在八国联军进京前西逃西安时,将其除掉。

但是也有人说珍妃并未讲过“皇上留京”一语,珍妃坠井是西太后用封建的贞节观诱逼所致。

太监小德张过继孙张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张》一文中记述了珍妃死时的情景,说珍妃当时患重病,请求回娘家避难,慈禧不准,让崔玉贵把珍妃投入井中。

种种说法各持一端,至今也是个谜。但珍妃死后,引起了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一批正直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纷纷托词为悼。

关键词: 二部 国历 史未解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