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毛泽东五个字给邓华定了性 毛泽东三次召见邓华说了什么?

毛泽东五个字给邓华定了性 毛泽东三次召见邓华说了什么?

山南慕北 2016-09-29
\

彭德怀邓华
  邓华上将是彭德怀元帅的部下,文革中彭德怀受到残酷批斗,作为部下的邓华也不能幸免于难。虽然毛泽东用“邓是彭的人”给邓华定了性,但他也说了“邓与彭是有区别的”。
  毛泽东五个字给邓华定了性
  因为邓华没有参加前期庐山会议,当然无法罗织像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那样的问题。批判来批判去,也没有抓到什么要害问题,这倒使会议的组织者作难。于是,他们便采取了别的办法。
  一天夜里,两位老战友来到邓华住处,先问起居饮食,继之要他好好保重身体。在此时此地能来嘘寒问暖,邓华自然心生近意。
  但来人不独为此,几句寒暄便转入正题。
  “想不到你跟彭跟得这么紧,怎么跟他个人呢,要紧跟党,紧跟毛主席嘛!”身为会议秘书长之一的老战友有些语重心长。
  “彭德怀反党反毛主席,处心积虑,你总不会一点也没有察觉吧。”另一位随声附和。
  邓华不语,他已经习惯不开口了。
  “你跟彭的黑关系,这是尽人皆知的。”来访者声音大起来。
  邓华只好回了一句:“什么黑关系!拉不拉在他,上不上钩在我。”
  “彭反党反毛主席,你紧跟他,不就是反党反毛主席吗?”另一位接着说:“不承认反党反毛主席,是过不了关的。”
  邓华摇摇头:“我没有这种思想,也没有这种感情,要我承认反党反毛主席,我无论如何接受不下来。”
  “咬着牙承认吧,只要承认了就行了,承认了也不要紧。”两位老战友道出他们到此的目的:就是“劝降”。
  邓华警觉起来:“你们这不是诱供、逼供吗?”
  两位来者有些尴尬,搓手道:“怎么这样说呢,我们只是作为老战友,劝劝你罢了。”
  谈话不欢而散。
  毛泽东对军委扩大会议的情况了如指掌,也自始至终控制着会议。虽然他不相信邓华会反对自己,但跟着彭德怀就是错误。于是他发了一句话:“邓是彭的人。”这五个字就给邓华定了“终身”。但毛泽东不愧为辩证的大师,他一般说话会兼顾另一面。他还有一句话是:“但是,邓与彭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这句话,又给邓华留有余地。
  毛泽东三次召见邓华说了什么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在选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时,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年仅40岁的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7月19日,正在位于广州的兵团司令部作战室一幅巨大作战地图前研究思考朝鲜战况的邓华,突然接到来自中央的一封急电:“边防迫切,任务光荣,希早日来京面授机宜。”邓华立马轻装简行,从广州乘火车北上首都。
  7月底的一天午后,邓华接到毛主席召见的通知,随同毛主席秘书叶子龙驱车前往中南海。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握着邓华的手,亲切地对这位即将肩负重任的爱将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邓华1910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郴县,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同年7月随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从此便在毛泽东领导下转战南北,从一名基层干部,逐步成长为一名年轻有为的高级指挥员。毛主席称赞邓华:“海南岛一仗打得不错嘛!有些事情,真好像事先算计好一样,要是晚打两个月,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木船打军舰,几万大军渡海登陆,与金门之战相比,组织指挥之得体,简直出人预料。毛主席话锋一转,切入正题:“看样子杜鲁门在朝鲜是不会罢手的。你们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还要准备他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邓华兴奋地说:“是的,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打。他打他的优势,我打我的优势,这是我们对付美军的好办法。”毛主席赞许地说:“我还是那句老话,在战略上藐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邓华离开毛主席时深感使命神圣,任务紧迫,信心倍增。
  “劳师远征,辛苦辛苦!”
  抗美援朝战争经过7个多月的激战,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歼灭敌军23万余人,把战线推进并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战争转入相持局面。1951年6月初,受彭德怀委派,邓华率首批入朝作战的第38、39、40、42军的主要领导赴京,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抗美援朝战况并请示军机事宜。刚到北京饭店住下,毛主席便召见邓华一行。时隔不到1年,邓华再次踏进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握着他的手,用爱怜的眼光久久地看着他,满怀深情地说:“邓华同志,你瘦多了啊。劳师远征,辛苦辛苦!”邓华汇报了朝鲜的战况和志愿军编制、装备以及军工生产等方面的意见。毛主席听得仔细,不时点头称是,还不时在小本上作些记录。这时,毛主席饶有兴趣地给邓华讲起应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作战方针,“德怀和你都是湖南人,晓得‘零敲牛皮糖’是怎么回事。对美英军,目前应实行战术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的方针,敲他的牛皮糖。”毛主席坚定地说,“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持久作战,积极防御。就是要边打边谈,打谈结合,以打促谈,争取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朝鲜问题。”邓华听后心里有了“底数”,十分兴奋,他再次建议,由军委统盘考虑分期安排全军部队和干部轮流入朝,通过实战学习与高度现代化装备之敌作战的经验。“对,意见很好。”毛主席对邓华能够站在战略全局考虑问题给予了肯定和赞许。
  邓华回到北京饭店,思绪联翩,激动不已,夜不能寐,提笔开始撰写《论朝鲜战场之持久战》。在国内短短的10多天时间里,邓华公务非常繁忙,活动安排得很满,他便利用晚上时间写作。6月15日,邓华带着最高统帅的指示,也带着他已完稿的文章,启程返回朝鲜战场。在这篇文章中,他传达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总结了前5次战役的作战经验,分析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条件,论证了抗美援朝战争战略转变的必要性,提出了今后的作战指导意见。回到朝鲜后不久,邓华在志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报告,受到彭德怀和志愿军高级干部的赞扬。这篇文章对志愿军后来的作战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你去了,我放心!”
  “闻鼙鼓而思良将。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看来会有新的动作。找你来,是要研究应对艾森豪威尔的政策。”毛主席说明了召见邓华的本意。“你4日写的报告(指邓华12月4日在北京饭店写的题为《关于朝鲜战局形势与明年的方针和工作任务》),我看过了,批了几句话。总的意思是,志愿军应以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在清川江至汉川间登陆这一判断出发,来确定行动方针。登陆的时间应准备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接着,毛主席斩钉截铁地说:“决不允许敌人在西海岸登陆,尤其不允许在汉川至鸭绿江一线登陆。”邓华从心底里敬佩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他迅速思索之后提出:“西海岸指挥机构不健全,原拟由第19兵团兼任,根据当前形势,需要重新考虑。”毛主席当即表态,“西海指应当加强和扩大。最好你亲自去。你去了,我放心!”邓华当即表态:“请毛主席、党中央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现在的朝鲜战场形势,完全不同于1950年9月仁川登陆了,艾森豪威尔真要出此下策,肯定会是一场灾难!”邓华信心十足!邓华怀着兴奋的心情启程返回朝鲜前线。半个月后,毛主席亲自起草并签发指示,正式任命“以代理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同志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两副重担,更准确地说是四副重担一肩挑。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毛主席两次亲自点将邓华,委以重任,充分说明最高统帅对他的无比信赖。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