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十大元帅谁顶替了粟裕 林彪与粟裕的关系如何?

十大元帅谁顶替了粟裕 林彪与粟裕的关系如何?

山南慕北 2016-12-01
粟裕林彪

粟裕林彪
  粟裕是我国十大大将之首,在战争年代战功无数,指挥了大大小小多次精彩战役,其军事才能与成就有目共睹。有人认为粟裕是有资格评元帅的,这是怎么回事?
  十大元帅谁顶替了粟裕
  粟裕没有列为元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说因为粟裕在淮海后期坚持让陈毅担任华野一把手 ,自己只当代司令,所以没能当上元帅。这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我们再看上将中,新四军的比例是如此之少,恐怕原因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粟裕的苏中主力部队中,只有叶飞一人是上将。寻淮洲,粟裕的七军团与方志敏的部队会合后,没能完成任务。方志敏长期是被中央苏区视为流寇式的游击。以后,领导新四军的又是项英。粟裕自1934年至1948年,这14年间与中央领导没有见过一次。可以说粟裕与任何一位中央高级人物都没有密切的关系。这与其军衔的制定和58年遭批而中央无人出头说话也是有关的。
  1955年全军授衔,在粟裕早已提出辞帅并获毛泽东批准后的9月9日,负责决定元帅人选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即后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员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召开会议,有关元帅军衔授予问题成为议题之一。两天后的晚上,中央书记处又召开会议,再次专门讨论元帅军衔授予问题。
  会上,刘少奇提出对陈毅授衔元帅的异议。
  此前的1954年9月,陈毅被任命国务院副总理,分工为常务副总理,兼管科学院、政法、文化,并“准备做外交工作”。1955年5月,国务院再次分工,确定陈毅分管第一、第二办公室、民族事务和科学、卫生工作。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衔的标准,陈毅显然也可以不授衔。
  而如果陈毅不授衔,那么南方红军游击队、新四军以及华东野战军(三野)必然要有一位其他代表授衔元帅,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粟裕将再次成为当然人选。
  显然,刘少奇在给粟裕争取授衔元帅的最后机会。
  林彪与粟裕的关系如何?
  红军时期林彪对粟裕有提拔之恩,解放后又对粟裕有庇护之遇(粟裕指挥金门登陆失败那次),所以粟裕对林彪一直是十分感激的。
  林彪向刘亚楼索要淮海战役的资料,刘亚楼却还没来得及全面收集,他便一脸不快地责备起来。
  刘亚楼很有些不解,笑着问道:“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
  林彪回答说:“你这个人说话欠考虑。首先,我对打了大胜仗的兄弟部队都很感兴趣;第二,我对粟裕同志的了解,比你们要全面和深刻。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后来,由于经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格。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讨和借鉴。”
  林彪的这些分析,可谓知己知彼,无疑是切中肯綮的。
  如果粟裕当时听到了林彪的这番宏论,大概也有一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感慨了。
  事实上,他对林彪也是钦佩的。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