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冯友兰】冯友兰简介_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冯友兰

人物简介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出生,1990年11月26日去世,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除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外,还撰写了大量哲学与哲学史著作。1926年出版《人生哲学》,融合中国传统哲学与实用主义、新实在论之见解,提出“中道”的人生观。1930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上册,1934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下册,有英文、日文译本,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写成《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合称《贞元之际所著书》,把程朱理学与西方新实在论相结合,构成富于思辨性的哲学体系。
  
人物生平
  1895年12月4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六日)冯友兰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冯氏是当地的望族,合族而居,有地千余亩。祖父讳玉文,字圣征。父亲讳台异,字树候,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进士,曾任唐河崇实书院山长。母亲吴氏,讳清芝,曾任唐河端本女学学监。
  冯友兰6岁入家塾发蒙。1904年因冯台异任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员,随父迁居武昌。
  1907年冯台异任湖北崇阳县知县,全家迁崇阳。
  1908年夏冯台异病故于崇阳,冯友兰遂返回唐河就读家塾。
  1910年入唐河县立高等小学预科。
  1911年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
  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
  191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训练。
  1919年赴美留学。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
  1923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
  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的结合。
  1924年~1931年,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
  1931年、1934年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31年)、下册(1934年),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4年冯友兰获邀出访捷克及苏联,回国后分别就苏联见闻及历史唯物主义作两次演讲,因此触怒国民党当局,遭逮捕审讯,但不久即获释。事后冯迅速向国民党靠拢,不久即加入国民党,并与1935年当选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冯遂随清华大学迁往长沙,又旋即再迁昆明,任职于西南联大,仍为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因迁徙期间国民党籍关系中断,1939年冯再次加入国民党。
  1939年到1946年7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冯友兰除了在西南联大上课和办公外,他还于1941年11月至1942年4月这段时间里执教于国立云南大学,给云大学子带来了颇为有益的启迪,为云大的学科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
  1942年起数次前往重庆为国民党干部授课。1943年以西南联大党部名义,致函蒋介石望其“收拾人心”,蒋阅信“为之动容,为之泪下”。1945年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冯被选为主席团成员。
  1946年抗战胜利,西南联大解散,清华大学返回北平,冯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任客座教授一年,集结其间讲稿出版《中国哲学简史》。
  1948年回国后仍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后又当选中央研究院首任院士(人文及社会科学组) 及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三届评议员。
  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授。 建国后,冯多次检讨自己历史问题,在国内外数次公开表示新理学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敌”,是“反人民”,是“要人一心一意拥护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合国民党政权”,“我过去的著作都是没有价值的”,并“对40年代所写的几本书忏悔”。并经常做出配合政治形势的举动,如“寻找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努力运用”而相继写出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1955年参加批判胡适和梁漱溟的政治活动;1962年政协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三届政治协商会后向毛泽东献诗“怀仁堂后百花香,浩荡春风感众芳”云云。 由于冯友兰在文革中阿谀权力,被称为“大陆四大无耻文人”之一。
  1966年文革开始,起初冯抄家关入牛棚。1968年毛泽东表示“北京大学有一个冯友兰,是讲唯心主义哲学的,我们只懂唯物主义,不懂唯心主义,如果想知道一点唯心主义,还得去找他”,冯得以离开牛棚,恢复自由。
  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中,冯友兰出任四人帮掌握的“梁效”写作班子顾问。后又著《论孔丘》一书,为江青集团效力。这些书文中,冯称自己1949年以前的尊孔思想是“为大地主大资产家,特别是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服务的”,1949年以后则是“为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服务的”,认为自己能参加批孔运动是一种“更大的幸福”,一代儒学名家“竟以批孔鸣于时”。冯积极向江青靠拢,然1976年四人帮失势,梁效写作班子遭彻底清算,冯亦遭长时间关押审查。
  1980年起,冯通过口述方式开始重写《中国哲学史新编》,至1989年完成,马克思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贯穿全书始终。
  1990年,冯友兰病逝,享年95岁。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该书是继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又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此书后来还被冯的美国学生卜德译成英文,成为现今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在这部巨著中,他自称为“释古派”而与胡适的“疑古派”相区别。他着力论证了儒家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正统地位。这为他后来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积累了思想材料,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1946年,冯友兰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并将讲稿整理成《中国哲学简史》一书由纽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学而用英文写就的,后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译本”,且出版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者,其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李慎之先生常说:“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其依据之一就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之所以如此,我想有如下原因:1·书小容量大。与冯先生四百万言的著作相比,二十三万言的《简史》,不可不谓“小”,然而它又是“冯先生的哲学与哲学思想融铸的结晶。”冯先生在该书的自序里也说,此书是“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故可谓,“择焉虽精而语焉尤祥也”。2·视野开阔。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虽是蜻蜓点水,仍不失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爱国风范。3·文体杨晓。许多读者都有同感:读冯先生的书,你或许不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你绝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西人言,文体畅晓,其智乃见(Brevityisthesoulofwit)。综此三者,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恐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人物评价
  季羡林:芝生先生走过了95年的漫长的人生道路,95岁几乎等于一个世纪。自从公元建立后,至今还不到二十个世纪。芝生先生活了公元的二十分之一,时间够长的了。他一生经历了清代、民国、洪宪、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抗日战争,一直迎来了解放。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有阳关大道,也有独木小桥,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然而芝生先生以他那奇特的乐观精神和适应能力,不断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忠诚于自己的学术事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终于走完了人生长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我们可以说他是晚节善终,大节不亏。他走了一条中国老知识分子应该走的道路。在他身上,我们是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的。
  胡适:“天下蠢人恐无出芝生右者”。
  朴槿惠: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李慎之:“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如果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这大概不会是夸张。
  陈来: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赵启正: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非常重要的书。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