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张澜】张澜简介_张澜故居

张澜

人物简介   张澜(1872年4月2日-1955年2月9日),别名张表方,清末秀才,也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张澜代表左右《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论五常》《张澜诗集》《墨子贵义》等;曾担任中国民盟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重要职位。张澜一生经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见证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他领导的民盟坚持和平、民主、统一,为国家统一、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不懈努力。1955年,张老与世长辞,葬于北京八宝山公墓。

人物生平
  生平
  1872年4月2日(清同治十一年二月二十五),生于四川省南充市(今四川省西充县)。
  1894年,考中秀才,不久补廪生。
  1902年,入四川尊经书院深造。后赴日留学,入东京宏文书院学师范。
  1904年,回国,任四川顺庆府官立中学堂正教习。
  1906年,担任四川省游学预备学堂学监。
  1907年,创办高等小学和瑞明女校,任顺庆府中学堂监督。
  1909年起,参加立宪派,任四川咨议局议员。
  1910年,任四川游学预备学堂修身教习兼斋务长。
  1911年,任川汉铁路股东会副会长,发起组织四川保路同志会,领导四川人民开展保路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四川军政府川北宣慰使,并创建南充县立中学、南充实业学校、南充蚕业社。
  1913年4月,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参加过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1917年11月,任四川省省长。
  1919年(五四运动)后,支持新文化运动和青年出国勤工俭学。
  1920年,回四川办中等教育,并创办《民治日报》。
  1925年7月起,任成都大学校长。
  1927年后,发起组织四川乡村建设期成会,推行乡建运动。
  1935年任四川安抚委员会委员长。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任四川省抗战后援会主任,四川建设委员会川北办事处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1939年,参与发起民主宪政运动和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
  1941年3月,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旋被推选为民盟中央主席。
  1943年9月,发表《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揭露国民党假民主、真独裁的实质,阐明民盟的民主政治主张,为反对国民党法西斯统治,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
  1945年12月,致函国共两党,对团结、民主、军事、国家建设诸问题,提出民盟的意见,吁请国共双方于1946年元旦下令停战。
  1946年1月,代表民盟参加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1月,领导民盟总部发表声明,拒绝参加国民党召开其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1949年,因拒绝去台湾遭软禁。上海解放前夕,经中共地下组织营救脱险。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继续当选为民盟第一届中央主席。
  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求学任教
  1872年4月2日(清同治十一年二月二十五)张澜生于四川省南充县中和乡(今四川省西充县莲池乡)张观沟。其父张文倬是秀才,在乡村任塾师。张澜从小随父读书,1894年中秀才,不久补廪生。1902年入四川尊经书院深造。1903年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1904年因倡言慈禧太后应归政于光绪帝被押送回国,任四川顺庆府(南充)官立中学堂正教习。
  1906年,赴成都担任四川省游学预备学堂学监。1907年返回南充,任顺庆府中学堂监督,并先后创立初、高等小学和南充端明女塾。1909年起参加立宪运动。1910年,张澜应四川游学预备学堂聘,任学堂修身教习兼斋务长,是年冬返南充。
  领导保路
  1911年,清政府将川汉铁路路权抵押给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用以举借外债。清政府的这一行径,损害了四川各阶层人民的利益。于是各县推选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商讨对策,张澜以南充代表出席并当选为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副会长。大会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开展群众性斗争。清政府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了张澜等9名领导人。张澜遭到囚禁和生命的胁迫。凶讯传出,全川各县保路同志会动员武装群众10余万人,围困了成都城。清政府速派督办铁路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数千人入川解围。新军在途中发生兵变,端方伏诛,迫使赵尔丰释放张澜等9位保路运动领导人。由于鄂军西调,武昌城防空虚,造成了革命起义的有利条件。孙中山曾经说过,若无四川保路同志会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
  参与倒袁
  1912年任四川军政府川北宣慰使。1913年4月,张澜当选为中华民国国会众议员,结识了蔡锷。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起义,率军北上,张澜联络川军师长钟体道立既响应,在南充宣布独立,全川继起声援,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1917年11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省省长,1918年离川留居北京。
  开设新学
  张澜早年留学日本,日本的维新富强与教育事业的发达,对他启示颇大。回国后,积极献身于教育事业。他在创办南充中学时期,倡导学用结合,除普通中学外,增设农、工、医及师范等职业班,附设农场、工厂、医院供学生实习。
  1920年,他在北京以四川省长名义与当时北洋政府交通部商洽,将川汉铁路股款利息拨出,救济就学于京、津等地生活困难的川籍学生,并以部分利息捐助他的好友吴玉章等组织的华法教育会作为基金,资助留法勤工俭学的川籍学生,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员。
  1925年,他任国立成都大学(今四川大学)校长时,采取蔡元培在北大实行的兼容并蓄方针,坚持用人唯才,提倡思想学术自由。他不顾校内外顽固守旧派反对,允许校内三派(共产主义者的社会科学研究社、三民主义者的健行社和国家主义者的惕社)同时存在,自由争鸣。学校办有《科学思想》刊物,邀请进步人士撰稿,宣扬科学与民主。在他的开放政策下,社会科学研究社在校内扩大了影响,一时成为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重要园地。
  1930年为抗议国民党压制思想和学术研究自由,辞职回南充,继续从事中小学教育。
  创立民盟
  1934年受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的邀请,出任四川安抚委员会委员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四川,他同中国共产党人联系,促进地方实力派与红军达成联合反蒋协议,支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澜受聘为国民参政员,频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
  1939年11月他与黄炎培、章伯钧等在重庆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其宗旨是促进团结,共同抗日,实施宪政。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任主席。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继续担任主席。他领导民盟始终支持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1943年他发表了《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一文,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假民主、真独裁的实质。抗战胜利后,张澜代表民盟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同共产党密切合作,坚持政协决议,反对国民党破坏政协的行为。
  献身民主
  1946年11月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张澜带动民盟坚决抵制,拒绝出席。随后民盟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团体”。张澜等被迫在1947年11月发表《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解散公告》。
  1948年初,沈钧儒等在香港决定恢复总部,同共产党合作,实行新的政治路线。张澜不仅在政治上予以支持,还在经济上给予资助。1949年春国民党当局将他软禁在上海虹桥疗养院,企图劫持,加以杀害,后经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营救方得脱险。
  建言献策
  参政议政
  1949年6月,张澜等由上海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12月20日,在民盟一届五中全会继续当选为主席。
  1950年,他发表文章说:“当今,我们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一员,在政府中,我们担负了一部分责任。今后,我全体盟员自应以更坚强的信心,更整齐的步伐,与全国各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一道,共同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之下,为彻底实现共同纲领,完成新民主主义建设而奋斗。”
  1954年9月,我国公布了建国以后第一部宪法。张澜发表《为制定我国第一个人民宪法而努力》的文章,文中提到“这个宪法草案,一方面是记录我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成果的丰碑,另一方面又是在我国建设繁荣幸福的新社会的蓝图……今后,中国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5年2月9日,在北京病逝。
 
张澜故居
  张澜故居,位于西充县莲池乡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占地3000亩。老宅是依山而建,面向玉带河呈“京味”浓郁的四合院布局,四合院东西是厢房,与南房、北房四面围合,封闭而安稳,环境清净,居住舒适。房屋以灰青色墙为主,外围彻着砖墙,墙壁和屋顶显得厚重而稳固,别具特色。四合院内房屋之间有石板路相通,或小阶梯式路相连。
  正院由堂屋及南、北厢房组成。为了防止受潮,堂屋建在了高出地面1.75米的石质台基上,面阔五间,明间用作客厅,左右次间、梢间为居室。堂屋阶沿前方有一座拜台,正面石壁上刻有浮雕的麋鹿、卷草、花卉和盆景图案。南厢房面阔七间,北厢房面阔三间。院内地面采用石板及石条铺砌而成。院内正中伫立着张澜先生铜像,像高2.1米;花岗石基座,座高0.9米,宽1.3米。南院由南面的建筑和正院的南厢房组成。南面建筑面阔五间。北院由正院东面、北面、西面的五栋建筑和正院的北厢房共同组成。正院、南院、北院的相互交接、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典型川北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群。
 
人物评价
  毛泽东:“表老啊,你的人好、德好,你是与日俱进啊。”
  胡耀邦:1980年民盟中央举行迎春茶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讲话中特别提到张澜,他说:“我感到这位先生有两条很值得佩服的:第一条,他有很高尚的精神,这就是他的顽强的民主精神、民主思想;第二条,他有一个很优良的气质,就是他有强烈的正义感。……我觉得他身上的这两条,这两大优点,对许多人,对我自己,印象是很深的,勉励是很大的。”
  丁关根:“张澜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我国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光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人民日报》1982年4月1日发表题目为《与日俱进 奋斗不息——纪念张澜同志一百一十周年诞辰》的文章,文中评价:
  张澜始终保持着无私的品质。这种宝贵品质,他自己叫做“无欲”。用毛泽东的话,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他言行一致,生活艰苦朴素、生平极为注意自我修养,是一位热诚的民主主义者、爱国主义者。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