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日本历史 > 倒幕运动的性质 倒幕运动的历史意义

倒幕运动的性质 倒幕运动的历史意义

非我族类 2017-03-02
\

倒幕运动
  若是问及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很多人即使不是很清楚,倒也不至于语塞,但是倒幕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恐怕少有人清楚。鉴于其与明治维新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性质和历史意义与明治维新的加以比较区分。
  倒幕运动的性质
  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武装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倒幕运动的历史意义
  当时的幕府政府是封建政府,有着所有封建统治者们的陋习,人民在幕府的统治下生活得民不聊生,再加上当时日本资产阶级的兴起,而封建阶级的存在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获取,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因此当时的资本家会想要变革。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幕府政府的矛盾存在于土地的拥有权上,当时日本的新兴地主有着大量土地,并且能够依靠这些土地获得巨额财富,但由于封建本质,这些土地仍然是属于幕府政府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兴地主们更偏向资产阶级的做法,因此也是支持改革的。
  除此之外,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日本的西南诸藩也开展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买卖,因此他们和资本家们的关系十分亲近,也和资本家一样越来越不满阻碍自己利益获取的幕府政府。而那些中下层的武士们在当时也是最受幕府政府压迫的官职,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实权,在经济上又常常受到剥削,因此急于改变自身处以上几个阶层的合作再加上明治天皇的推动,使得倒幕运动能够顺利开展起来,并且最终终结了幕府统治,所以当时日本的倒幕运动的性质其实是个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是除了资产阶级之外,还有地主和大名们的参与,所以倒幕运动的性质又叫做“早产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