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葬父

卖身葬父

简介
  原文:“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路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荫会所,遂辞而去。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心动苍穹。”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故事
  董永原本是千乘今(山东博兴县陈户镇人)。东汉末年,地方割据,盗贼四起,董永带着年迈的父亲到湖北德安避难。没过多久,董父重病不治,离开了人世。董永悲痛不已,因为自己为避难漂泊之身,哪里有钱买棺埋葬父亲呢?无计可施。当地有位姓裴的富翁,闻而怜之,就借钱给他,让他买棺安葬了父亲。而董永从此卖身为奴,进了裴家。一天董永奉主人之命,外出办事。在办完事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丰姿美貌的少妇。少妇流露真情地说:"你没有娶妻,我是个被丈夫离弃的少妇,能否给你做妻子?"他回答这位少妇说:"这件事,我自己不敢作主,须禀告主人。"少妇笑说:"痴郎,你怎么这样的怕主人?既是这样,我愿与董郎一同前去见你的主人。"董永便带着这个少妇,一同返回裴家。裴翁欣然为他们婚姻作主配成夫妻。并让他们在一百天内,织出三百匹绢布赎身,做自由的农人。从这天起,少妇日夜纺织绢布,快速异常,非常人可及。在一百天的前一天,将三百匹绢布交给裴翁,裴翁按照他自己说的诺言,把董永的卖身契退还给他。从此,董永成了自由的农人。
  没想到董永刚脱离奴藉,少妇忽然向董永告别,说她马上要走了。董永哭着说:"你为我赎身的恩德,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你怎么就抛下我走呢?"少妇答道:"你我夫妻一场,我也舍不得你。但是,我是天帝的七女儿,天帝念董郎孝心,令我下凡相助,今百日缘满,当回去向天帝缴旨。"少妇说完便不见了。
  现在湖北省的孝感,原来叫德安,即是因为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所以改名为孝感。这些流传于民间的原始情节,与后来《天仙配》中的情节不同,但都是崇孝的神话传说。《天仙配》其实便是按照这个原始神话传说,夸张成为"老槐树开口做媒"。
 
评说
  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地,是《二十四孝》这本古书中的一孝,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代代以此激励为人要讲孝道、要尊老、敬老、孝老。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看过中国的《天仙配》,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孝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前歌颂她,赞美她。人们敬佩卖身葬父的董永,给董永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美好传说,更有著名的黄梅戏曲《天仙配》,便是依此创作的。据说,湖北孝感县就是董永与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市名“孝感”即由此而来。无论唱不尽的名曲,还是用作地名,都是孝的赞歌。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介绍 孝感动天 亲尝汤药 怀橘遗亲 埋儿奉母 扇枕温衾 拾葚异器 涌泉跃鲤 闻雷泣墓 乳姑不怠 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扼虎救父 啮指痛心 哭竹生笋 尝粪忧心 弃官寻母 涤亲溺器 百里负米 芦衣顺母 鹿乳奉亲 戏彩娱亲 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 行佣供母

相关推荐